沈括《采草药》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1。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2。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则津泽皆归其根3。欲验之,但取芦菔、地黄辈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4。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5。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用芽者,自从本说6。用花者,取花初敷时7。用实者,成实时采。皆不可限以时月。
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8。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9。”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谓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一物同一畦之间,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岭峤微草,凌冬不凋11;并汾乔木,望秋先陨12;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13。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此人力之不同也14。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15!
【注释】 1二月、八月:都指农历,下文的月份同此。 2芽:名词动用,发芽。 掇:摘取。 采掇:采集。 3大率:大抵、一般。宿根:指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土中越冬,隔年生发新芽的根。津泽:津液,此指植物所含的养分。 4芦菔:萝卜,根、叶、子可入药,一说指杏参。地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 辈:类,等。 5紫草: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根入药,作者误为一年生植物。 鲜泽:鲜亮润泽。 黯恶(wu悟):深黑暗淡。 6本说:指上文所说的采叶的道理,即取芽长足时采。 7敷:铺开,引申为开放。 8土气:土壤中的温度,即地温。愆(qian千)伏:原指天气寒暖失调,此指节令先后不定。 9白乐天:白居易(772 ——846),唐代著名诗人。 人间:此指平原地区。 芳菲:原指花草的香气,此指花。 10筀竹笋:竹笋的一种,叶细节疏。 11岭峤:五岭的别称,此指岭南地区。 12并汾:并州和汾州,在今山西省。陨:坠落。 13诸越:古代对今华南一带的称呼,此指南方地区。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此指北方地区。 荣:开花。 14人力:指管理、栽种的做法。 15拘:限制。
【今译】 以往的做法采草药多利用二月和八月的时间,这种做法很不恰当。仅仅只是因为二月间草已发芽,八月间草还没有枯萎,采集的人容易辨认识别而已,对药材来说却不是好的时节。大略说来,用根作药的,如果有隔年老根,必须选取没有茎叶的时候采,那么这时植物的养分都集中在它的根部。想验证这一点,只要拿萝卜、地黄之类的草药来观察,没长苗的时候采,根就饱满沉重;有了苗的时候采,根就空虚轻浮。那些没有隔年老根的,便要等到苗已长成但又没有开花时采,这时根已长足而又没有衰老,象现在的紫草,没有开花的时候采,根的颜色就鲜亮润泽;花开过后再去采,根的颜色就深黑暗淡,这就是采药时间是否适当的验证。用叶作药的,选择叶子刚长足的时候采。用芽作药的,自然应按照这同样的道理采。用花作药的,选择花刚开放的时候采。用果实作药的,在果实成熟的时候采。都不能用一定的时间月份来限制。
因为地温的上升有早有晚,天气节令有先后不定的变化。例如平原地区三月开花的植物,在深山中,要到四月才开花。白居易《游大林寺》诗中说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是这个普通的道理。这是由于地势高低不同的缘故。又如筀竹笋,有在二月萌生的,有在三月、四月萌生的,也有在五月才萌生的,就称它为晚筀。水稻有在七月成熟的,有在八月、九月成熟的,也有在十月才成熟的,就称它为晚稻。同一类作物生长在同一小块地里,本身也有成熟早和成熟晚的,这是由于作物性能不同的缘故。岭峤地区的小草,经越冬天不会枯萎;并汾一带的树木,临近秋天叶子就坠落了;南方地区的桃李在冬天结果实,北方地区的桃李夏天才开花。这是由于各地气候不同的缘故。一亩地里的庄稼,施肥灌溉的先发芽,一块田里的禾苗,后栽种的晚结实,这是由于人力不同的缘故。怎么能一律用固定的月份来限制呢?
【总案】 沈括认为,采摘草药不能“拘以定月”,要根据用药部位的不同,来确定采摘的时间。植物的生长,受地理环境、本身特性、气候变化、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采摘草药就应该因物、因时、因地制宜。表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文章列举充足的理由,引征大量的事实多方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证严密,具较强的说服力。善用比较分析,深化道理,透彻地说明问题。有详有略,有理有力。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井井有条。语言简洁精炼。
上一篇:曾巩《醒心亭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下一篇:白居易《钱唐湖石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