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日休《原谤》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天之利下民,其仁至矣2。未有美于味而民不知者,便于用而民不由者,厚于生而民不求者3。然而,暑雨亦怨之,祁寒亦怨之,己不善而祸及亦怨之,己不俭而贫及亦怨之4。是民事天,其不仁至矣5。天尚如此,况于君乎?况于鬼神乎?是其怨訾恨读言,蓰倍于天矣6。有帝天下、君一国者,可不慎欤7?故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8。殊不知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9;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呜呼!尧、舜,圣也,民且谤之;后之王天下,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10!
【注释】 1原:议论文的一种体裁,对某种事物推求、究察其原因。2利:作动词,有利于。至:最,极。 3民不知、民不由、民不求:即不让民知、不让民用、不让民追求。 4祁寒:大寒。 5是:这样,这里有“这样看来”之意。事:事奉,此指对待。 6訾(zi紫):毁谤诽谤。 捽(du读):诽谤怨言。 蓰(xi喜):五倍。 7帝:做帝王。君:做君主。 8尧未把天下传给儿子丹朱,有人说他不慈;舜得不到父亲瞽(gu鼓)叟的欢心,有人说这是不孝。事见《史记·五帝本纪》。9殊:竟然。 被:覆盖。 及:传到。 10王(wang忘)天下:做天下的帝王或称王于天下。 吭(hang杭):喉咙。 捽(zuo作):揪。 族:灭族。 甚:过分。
【今译】 上天便利老百姓,那仁爱也就到家了。从来没有说好吃的不让老百姓知道,好用的不让老百姓去用,能使百姓生活充裕的不让老百姓去追求。但是,天热下雨有人怨他,天冷了有人怨他,那人自己不好惹了祸也怨他,本人不知俭省而闹穷了的还怨他。这样说来,老百姓对待上天,那个不仁义也到家了。对上天还这样呢,更何况是对待君主,对待鬼神呢?于是(百姓对君主的)怨恨诽谤,是(对上天的诽谤的)五倍呢,那统治天下、君临一国的人能不谨慎吗?尧曾有过“不慈”的毁语,舜也有过“不孝”的谤言。殊不知尧的慈爱包容了天下苍生,而不仅仅在于他的儿子;舜的孝顺垂及万世百姓,也不仅仅在于他的父亲。唉!尧、舜,大圣人啊!老百姓尚且诽谤他们;后世称王天下的,有不仿效尧、舜仁慈行动的人,老百姓掐他的喉咙,揪他的脑袋,侮辱他,驱逐他,杀死他,乃至杀灭他全族,也不算过分吧!
【总案】 本文借古讽今,起笔于天公、尧、舜,落笔于当今统治者,矛头直指封建帝王。作者认为,在其位须谋其政,统治者应象尧舜那样“慈被天下”、“孝及万世”,如果专制暴虐,不行仁政,那么老百姓无论怎么对待他们都不算过分。作者完全站在劳动人民立场讲话,从他对统治者咬牙切齿的态度,可以看出唐末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已经到了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地步。它预示着农民革命大风暴即将到来。作者这种鲜明的反叛封建帝王的态度,也是他后来参加农民起义的思想基础。
本文短小锋利,如投枪,似匕首,战斗力极强。鲁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曾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文放了光辉。……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原谤》正是鲁迅所谓的“光彩和锋芒”。
上一篇:韩愈《原毁》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下一篇:韩愈《原道》原文|注释|赏析|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