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元舆《牡丹赋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古人言花者,牡丹未尝与焉。盖遁于深山1,自幽而芳,不为贵者所知,花则何遇焉。天后之乡西河也2,有众香精舍3,下有牡丹,其花特异。天后叹上苑之有阚4,因命移植焉。由此京国牡丹5,日月寝盛。今则自禁闼洎官署7,外延士庶之家8,弥漫如四渎之流9,不知其止息之地。每暮春之月,邀游之士如狂焉10,亦上国繁华之一事也11。近代文士,为歌诗以咏其形容12,未有能赋之者13,余独赋之,以极其美14。或曰:“子常以丈夫功业自许,今则肆情于一花,无乃犹有儿女之心乎15?”余应之曰:“吾子独不见张荆州之为人乎16?斯人信丈夫也17,然吾观其文集之首,有《荔枝赋》焉18。荔枝信美矣,然亦不出一果耳,与牡丹何异哉!但问其所赋之旨何如19,吾赋牡丹何伤焉。”或者不能对而退20,余遂赋以示之。
【注释】 1遁:隐藏。 2天后:指武则天。武则天作皇后,上元元年(公元674)进号天后。西河:郡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汾阳县。武则天家乡在并州文水,唐属西河郡。 3精舍:佛舍。 4上苑:皇帝的御花园。有阙:有缺,没有。 5京国:京都,此指长安。 6盛:逐渐兴盛起来。寝:逐渐。 7禁闼(ta榻):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洎(ji记):到。 8外延:向外伸延。 士庶之家:士大夫及庶民家庭。9四渎(du独):古人对江、河、淮、济四条独立入海的大川的总称。10遨(ao敖)游之士:游客。 11上国:上都,指长安。 12形容:形象。 13赋之:为之作赋。 14极:说尽。 15丈夫功业:男子汉为国建功立业。自许:自命。肆情:尽情。 16张荆州:张九龄,累官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后为李林甫所忌,贬荆州长史,故称张荆州。 17信:确实。 18张九龄《曲江张先生文集》二十卷,卷一有《荔枝赋并序》。 19但:只。 20或者:或人,指上面向作者提出质问的人。
【今译】 古人谈到花时,没有谈及牡丹。因其隐藏于深山,自开自落,没有被显贵的人所闻知,在那里,花怎么能受到好的待遇呢。天后武则天的家乡西河郡,有众香精舍,下有牡丹,其花特别奇异。天后感叹御花园没有此花,因此命令移植到那儿。自此之后,长安牡丹随着时间逐渐兴盛起来。现在则从天子居住之所到官府办公之地,向外伸延到士大夫及庶民家庭,到处都是,犹如四渎之水,不知哪里是边。每年暮春之月,赏玩牡丹的游人如醉如狂,这也是京都长安繁华的一件事情。近代文士写诗来描写牡丹的形状姿态,没有能为之作赋的人,只有我为之作赋,以说尽它的美。有人说:“你常常以男子汉为国建功立业自命,现在却尽情于一花,岂不是仍然有小儿女之心吗?”我回答说:“您难道没有见到张荆州的为人吗?这个人确实是男子汉了,但我看到他文集的前面,有《荔枝赋》在那儿。荔枝确实美了,然而也不过是一种水果罢了,与牡丹有什么不同啊!只问他写赋的目的怎么样,我为牡丹作赋有什么关系呢。”那个人不能回答而离开,我于是作此赋以给人看。 (陶新民)
【总案】 《牡丹赋序》属于咏物小赋。以牡丹为内容的赋作,此赋是前无古人的。
这篇《牡丹赋》分序文和正文两部分,序文写实,再现了当时的世风;正文仅用六百余字,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牡丹美的姿态,美的色彩,美的香气,美的神韵,美的情致……。美景写尽了,情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在写法上,这篇赋有如下几点特色:第一是铺陈的笔法。作者欲“以极其美”,所以不惜用大量笔墨,选精巧的词汇,从时间到空间,从外形到内质,再现了牡丹未开与盛开时的美,白天与晚上所展示出来的美。不仅正面写,而且以西施,南威等美人,洛神、湘娥等神与之相比,以映衬牡丹的美,还用真人、群仙来极力夸饰,这样尽态极妍的描写,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味,如听其声。第二是精巧的比喻。正文第三段几乎全系比喻构成,把牡丹的花姿、花色、神韵、情致描绘得十分生动活泼而形象。第三是四字成句,对仗工整。正文部分,除最后一个自然段外,前七个自然段基本上是四字成句,上下四字或上下八字全系工整的对仗,使得全赋如盛开的牡丹,不仅富丽美艳,而且井然有序,给人以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四是音韵琅琅,气韵生动。这篇赋基本上是一段一韵,换韵则另起一段,读来铿锵悦耳,具有音乐的艺术美感。
上一篇:周敦颐《爱莲说》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下一篇:李世民《王羲之传论》原文|注释|赏析|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