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石油》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鄜延境内有石油1。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2。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3。土人以雉尾浥之,乃采入缶中4。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5。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6。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自予始为之。
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7。造煤人盖未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8。予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9。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10。
【注释】 1鄜(fu夫)延:指鄜州和延州,今陕西富县、延安一带。2高奴县: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县东。 3惘惘:缓慢的样子。4雉:野鸡。浥(yi义):沾。 5煤:烟熏所积的黑灰。下文“造煤人”之“煤”同。 松墨:松木烟灰制成的墨。 6识((zhi志):标记。7齐鲁:泛指今山东一带。太行:太行山。京西:指宋代京西路,今陕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西南部一带。 江南:指宋代江南路,今江苏丹徒以西、安徽长江流域以南和江西全境。 童:不长草木。 8墨:作动词,熏黑。 9 二郎山:在今陕西安塞县,因山上有二郎庙而得名。 卓:竖立。 塞人:古代生活在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 10化:变,改。 洛阳:今河南洛阳市。
【今译】 鄜州、延州的境内有石油。过去说“高奴县出脂水”,指的就是这种东西。石油出在水边,与沙石和泉水混杂,缓缓地冒出来。当地人用野鸡的尾毛去沾石油,把它采集到瓦罐里。石油看样子很象纯漆,烧起来如同麻秆一样;只是它的烟很浓,沾到帐幕上把帐幕都染黑了。我猜测这种烟可以利用,就试着扫下一些烟熏所积的黑灰,用它做成墨,又黑又亮象漆一样,松木烟灰做的墨也比不上它。于是我就大量地制作,那标明“延川石液”的就是这种墨。石油,以后必然会在世上广泛应用,我就开始用它了。
因为石油很多,出产在地下无穷无尽,不象松木有用完的时候。现在齐鲁一带的松林已被砍光了,慢慢地到太行、京西、江南一带,松山也大半都变成不长草木的光山了。制墨的人大概还不了解石油烟灰的好处。煤的烟也大,能染黑人的衣服。我随意地作了一首《延州诗》说:“二郎山下大雪纷纷扬,立即竖起帐蓬学塞人。白衣熏黑寒冬还未过完,石油烟多象洛阳的灰尘。”
【总案】 我国早在汉代就已发现并开始利用石油。沈括任鄜延路经略使时,曾对延州一带石油产地进行过认真考察。文中详细地记载了当时采集和利用石油的情况,在我国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石油”这个名称,对石油制品的未来前景作了“后必大行于世”的科学预见。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文章记叙、描述、说明、议论融为一体,记叙简洁,描述细致,说明具体,议论不凡。事实的充分引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以诗收结,生动风趣。
上一篇:张嘉贞《石桥铭并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下一篇:柳宗元《石涧记》原文|注释|赏析|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