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骆宾王
骆宾王(约640—约684),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文学家。初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官武功、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后贬为临海县丞。曾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下落不明。工诗善文,尤擅七言古行。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同为“初唐四杰”。有《骆临
海集》。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于翚翟,
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人之所共疾,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
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
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桓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
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
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家传汉爵,或地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移檄州郡,咸使知闻。
说明
这是一篇声讨武则天的檄文,一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武则天废黜中宗,改唐朝为周,自称“神圣皇帝”等一系列做法,在封建正统观念中,是十恶不赦的篡权行为,更何况是一女流之辈所为。所以深受李唐皇朝恩宠的李之孙李敬业愤然起兵声讨。骆宾王为此起草此篇檄文。本文开篇即以一个“伪”字否定了武则天政权的合法性,接着历数其丑恶的发家史和所谓罪行,从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道德入笔,揭露其阴险残忍、贪婪狡诈的面目,然后又竭力渲染李敬业起兵的立场、态度、士气、军备诸情况,以壮声威。全文气盛辞直,锋芒锐利,慷慨激昂,淋漓畅达。此外,本文采用骈体写法,对仗工稳,节奏铿锵,用典贴切,手法纯熟,因而气势充沛,更显挥洒自如。李敬业的声讨行动虽被镇压,但此文却成了难得的佳作流传至今。
集评
欧阳修曰:徐敬业乱,署宾王为府属,为敬业传檄天下,斥武后罪。后读,但嬉笑,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矍然曰:“谁为之?”或以宾王对。后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宋·欧阳修《新唐书·文艺列传》
毛奇龄曰:宾王草英国檄,淋漓慷慨,激切而光明。一若是文出,而天经地义历数百年来不能白者,而一旦而尽白之。此岂才士文章已哉!
——清·毛奇龄《临海集序》
林云铭曰:此篇铺叙处,段落分明,累如贯珠。初数武氏之罪,自为才人至垂帘,层层指出;因叹中外无仗义者,然后见此番起兵匡复有义不容辞处。随将兵威之盛,铺张一番,以鼓舞人心。复以大义动之,赏罚驱之。皆檄文不可少者。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
吴楚材曰:起写武氏之罪不容诛,次写起兵之事不可缓,末则示之以大义,动之以刑赏,雄文劲采,足以壮军声而作义勇,宜则天见檄而叹其才也。
——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
余诚曰:此檄辞严义正,最为得体。而行文又复极有条理,自是千古不磨。
——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
上一篇:岳飞散文《五岳祠盟记》原文赏析
下一篇:伤仲永散文《伤仲永》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