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骄儿诗》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李商隐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姓名,眼不视梨栗。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前朝尚器貌,流品方第一。不然神仙姿,不尔燕鹤骨。
安得此相谓?欲慰衰朽质。青春妍和月,朋戏浑甥侄。
绕堂复穿林,沸若金鼎溢。门有长者来,造次请先出。
客前问所须,含意不吐实。归来学客面,闱败秉爷笏。
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豪鹰毛崱屴,猛马气佶傈。
截得青篔筜。骑走恣唐突。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
又复纱灯旁,稽首礼夜佛。仰鞭罥蛛网,俯首饮花蜜。
欲争蛱蝶轻,未谢柳絮疾。阶前逢阿姊,六甲颇输失。
凝走弄香奁,拔脱金屈戌。抱持多反侧,威怒不可律。
曲躬牵窗网,衉唾拭琴漆。有时看临书,挺立不动膝。
古锦请裁衣,玉轴亦欲乞。请爷书春胜,春胜宜春日。
芭蕉斜卷笺,辛夷低过笔。爷昔好读书,恳苦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畏蚤虱。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况今西与北,羌戎正狂悖。诛赦两未成,将养如痼疾。
儿当速成大,探雏入虎穴。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
诗写于大中三年(849)在长安时。骄儿,犹言爱子。诗仿晋人左思《娇女诗》体,也受陶渊明《责子》诗的一些影响,但比二诗曲折尽情,且藉以抒发个人的感怀,更觉寓意深厚。衮师当是义山儿的乳名。集中别有《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可证。诗首云爱子衮师容貌和才智均无人可比。接作具叙述: “文葆未周眸,固已知六七。”还在包裹婴儿的绣花小被里未满岁,就已知道“六”和“七”的数目了。周晬,周岁。
衮师四岁就知道自己的姓名,而且和一般儿童不一样,不贪吃梨、栗等食品。这里反用陶渊明《责子》诗: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见梨与栗”的意思。接六句写朋友经过观察后说衮师:将来定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丹穴物,指凤凰。前朝(魏晋南北朝)很重视人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如衮师生在当时,定会被评为第一流。又说他姿态潇洒,要不就夸他骨骼不凡。神仙姿,指风度潇洒,气概不凡。于是诗人颇有感慨地表示:怎么能如此夸他呢?不过是为了安慰我这个衰朽无用的人罢了。作者时年仅37岁,已有衰朽之感,反映出仕途的坎坷。田兰芳评此二句云: “不自信,正是自矜。”(冯浩注引)所言极是。以上十四句或自赞或朋友赞,总写骄儿的聪明俊秀和人们对他的期望。
第二段写衮师逐渐长大起来了。春光明媚,风和日暖,他同小朋友玩,舅甥叔侄都混在一起,不管是长辈或是晚辈。他们“绕堂穿林”到处奔跑,喧闹声就像水开了锅似的。鼎,古代炊具,多用青铜制成。接四句写门外有客人来访时,他抢着要出去迎接;而客人当面问他想要什么,他却隐藏真意不说出。这表现出他幼小的心灵,已知道爱体面了。长者,原指年迈德劭的人。造次,急遽、匆忙。再说衮师随父送客回来冲开门,拿着父亲的笏板模仿客人的表情。闱(wei)败,冲开门。这时他或嘲笑客人像张飞一样黑脸大胡子,或打趣客人像邓艾一样口吃。按,胡同“煳”,焦黑的意思。接四句说,孩子们一会玩骑竹马的游戏,像雄鹰般羽毛耸峙,像骏马般气势不凡。崱屴,耸峙。“佶傈”,雄壮。篔筜(yundang),大竹名。一会儿又学滑稽戏,摹仿参军戏的腔调,压低声音呼唤苍鹘。唐代参军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一主一奴,或一官一仆)作滑稽诙谐的表演。继云:衮师有时晚间在纱灯旁边,学大人拜佛。“稽首”,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接四句写在户外嬉游:他或是举起鞭子来撩取蜘蛛网,低下头来吮花蜜的汁;他飞跑着去追逐蝴蝶,抓柳絮像是和它们比赛飞跑一样。他在阶前遇到姐姐,跟她赛“六甲”却输了。于是他又跑去玩弄姐姐的梳妆匣,把环纽弄坏了。六甲,即双陆。白黑两方各用六子赌胜负的一种游戏。屈戌今称合页。凝(读去声)走,硬要跑去。他弯着身子用手拉着窗格,又把唾液吐在琴漆上,然后又去擦拭。衉,《广韵》:音客,唾声也。“阶前逢阿姊”以下八句,写他弄六甲输了,作出种种调皮事来。对琴“唾”而复“拭”,正如冯浩注曰: “二联皆顶索输物来,自觉乏趣,乃牵网拭琴。”这几句不仅生动活泼,而且透视出儿童自知过分,主动收场的心理状态。下面几句写衮师对于文字书籍的爱好:有时看人家临摹字帖,直直地站着,膝盖动也不动。他拿着古锦,要裁作书衣;见到玉轴也要索取。衣,指书衣(裹书的布帛)。玉轴,指写在纸或帛上的书卷,下端装轴子可卷。他还请爸爸写“宜春”来作小幡。斜卷着的笺纸,像未展开的芭蕉叶,低低递过来的笔,像未开的辛夷花。以上二段从接待客人,各种各样的嬉戏,“阶前逢阿姊”演绎出的故事,以及对于文字书籍流露出来的爱好等许多方面写出骄儿的活动。这样细腻地不厌其烦地写一个儿童,在诗国里是绝无仅有的。
最后一段写自己的慨叹和对儿子将来的期望。诗人首先说自幼好读书,勤奋写文章,可是现在快要40岁了(时年38),徒落得憔悴消瘦。“无肉畏蚤虱”,极言其瘦。因此衷心嘱咐儿子: “儿慎勿学爷。”慎,谨慎当心,这里是禁戒之词。劝儿子千万不要读书求取功名。那么做什么呢?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术”。穰苴是春秋时齐国的名将,喜欢研究兵法。因他曾任大司马,通称为司马穰苴,齐威王命令整理古代司马的兵法,把穰苴的著述附在其中,名《司马穰苴兵法》,简称《司马法》。事见《史记》卷64《司马穰苴列传》。张良,汉开国元勋之一,封留侯。这里是说:应该去读兵书,学得辅佐帝王的本领;不要读繁琐.(“纤悉”)的儒家经书。接四句联系当时国家的情况:西方的羌族和北方的戎族,正在疯狂骚扰,侵袭唐朝,无论用征讨和安抚的办法,都无效果。好像是人身上的病,不及时根除就成大患。最后四句希望儿子快快长大后,像入虎穴探虎子似的去平定叛乱,应该以军功博取万户侯的封赏,不要抱着一部儒家的经书死啃,作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汉朝邹鲁一带民谚曰: “遗子黄金满箧,不如一经。” (《汉书》卷73《韦贤传》)这里反其义而用之。
这首长篇叙事诗,脉络清晰,语言质朴,继第一段自赞、客赞娇儿之后,第二段选取大量儿童日常生活细节,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个生于诗礼之家、环境优越的娇儿形象。而最后一段告诫儿子“当为万户侯,勿守一经帙”,不仅是感叹自己的不遇,更在于表示自己的才能在军事方面未能有所发挥,所以这首诗较那些只是表示亲情之作,思想境界又高出一筹。
上一篇:李白《静夜思》精选经典唐诗鉴赏
下一篇:罗隐《黄河》精选经典唐诗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