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此诗兼写春、江、花、月、夜及其相关的各种景色,而以月光统众景,以众景含哲理、寓深情,构成朦胧、深邃、奇妙的艺术境界,令人探索不尽,玩味无穷。
全诗可分前后两大段落。“长江送流水” 以前是前一段落,由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描绘引发关于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发端两句,展现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的辽阔视野。一个“生” 字,将明月拟人化; 一个 “共” 字,又强调了春江与明月的天然联系。江流千万里,月光随波千万里; 江流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总而言之,月光、江波互相辉映,有春江处,皆有明月,何等多情! 诗人立于江畔,仰望明月,不禁产生了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的疑问。对于这个涉及宇宙生成、人类起源的疑问,诗人自然无法回答。于是转入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的沉思。宇宙永恒,明月常在; 而人生呢,就个体而言,生命何其短促! 然而就人类整体而言,则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因而能与明月共存。所以虽然不知 “江月何年初照人”,但从 “初照” 以后,照过一代人,又照一代人。诗人对比明月的永恒,对人生的匆匆换代不无感慨,然而想到人类生生不已,自己也被明月照耀,又油然而生欣慰感。由此又作进一步探求: 一轮 “孤月”,永照长江,难道是期待她的意中人而至今尚未等到吗? 于是由江月 “待人” 产生联想,转入后一段落。“孤月” 尚且 “待人”,何况游子、思妇? 诗人于是驰骋想像,代抒游子、思妇两地相思、相望之情。诗人想像 “谁家今夜扁舟子”,正经过江边的 “青枫浦”,目睹“白云一片去悠悠” 而生飘泊无定的旅 “愁”,于是相思 “何处明月楼”。从 “应照离人妆镜台” 的那个 “应” 字看,“可怜楼上月徘徊”以下数句,都是诗人想像中的 “扁舟子” 想像妻子如何思念自己之词: 妻子望月怀人而人终不至,因而怕见月光。但她可以卷起 “玉户帘”,却卷不去月光; 可以拂净 “捣衣砧”,却拂不掉月色。“此时相望不相闻”,而普照乾坤的月华是能照见夫君的,因而又产生了 “愿逐月华流照君” 的痴想。追随月光照见夫君,当然不可能,于是又想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然而鸿雁奋飞,也飞不出明月的光影; 鲤鱼腾跃,也只能激起水面的波纹。接下去,诗人想像中的“扁舟子” 思念家妻,由想像而形诸梦寐。他在梦中看见落花,意识到春天已过去大半,而自己还未能还家。眼睁睁地看着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时光不断消逝,自己的青春、憧憬也跟着消逝,然而碣石、潇湘,水远山遥,怎能乘月归家? 以 “落月摇情满江树” 结束全篇,情思摇曳,动人心魄。自 “白云一片” 至此,写游唐诗鉴赏 57子、思妇的相思而以春、江、花、月、夜点染、烘托,想像中有想像,实境中含梦境,心物交感,情景相生,时空叠合,虚实互补,从而获得了低徊婉转、缠绵悱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全诗三十六句,每四句换韵,平、上、去相间,抑扬顿挫,与内容的变化相适应,意蕴深广,情韵悠扬。
这篇诗受到明清以来诗论家的高度赞扬。胡应麟 《诗薮·内编》卷三云: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流畅婉转,出刘希夷 《白头翁》上。”钟惺 《唐诗归》 云: “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真化工手!” 陆时雍 《唐诗镜》 云: “微情渺思,多以悬感见奇。”王尧衢《古唐诗合解》 云: “情文相生,各各呈艳,光怪陆离,不可端倪,真奇制也!” 闻一多 《宫体诗的自赎》 更誉为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上一篇:徐俯《春日游湖上》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杜甫《曲江二首》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