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间,我们兄弟3个对于写作练习非常热心。这因为父亲肯给我们修改,我们在旁边看他修改是一种愉快。
吃罢晚饭,碗筷收拾过了,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亲戴起老花眼镜,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争辩。有时候,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我们就尽情的笑了起来。每改罢一段,父亲朗诵一遍,看语气是否顺适,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蓬蓬松松的一大把,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还像个样儿。
我们的原稿写得非常潦草,经父亲一改, 圈掉的圈掉,添上的添上,连我们自己都不容易念下去。母亲可有这一份耐性,她替我们整理,誊写,像收拾我们脱下来的衣衫一样。誊写好了, 少数投到杂志社去, 多数收藏起来。
最近有几位父执从杂志上看到我们的文章,怂恿我们说: “你们兄弟3个何妨合起来出一本集子。”我们想,我们写这些文章,原为练习,合将起来, 岂不成了作文本儿?我们又想,学校里同学间欢喜调看作文本儿,或者有人想看看我们的。就把存稿编排一下,请父亲复看一遍, 剔去若干篇, 成为这本集子。
父亲替这本集子题了个名字, 叫做《花萼》。
三十一年岁尽日
( 《花萼》. 桂林文光书店1943年8月版)
赏析 此文可谓率性而作的率真之文。虽略显幼稚,但天真憨直之态给我们以清纯扑面之感。我们从中体验到童年的欢欣、成长的快乐和家庭的温馨,如一片初春的小花,尽给我们美好的遐想。
身为著名教育家、小说家的叶圣陶,对孩子们的教育也是非常民主的。工作之余,他细心地批改孩子们的习作,从不厌倦,且和蔼可亲,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见。而且,晚饭后孩子们围坐在桌边看父亲批改作文,边争论的画面就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暖意。从孩子们的眼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充满慈爱与关怀的慈父的心。
同样,从孩子们的视界中,我们也会看到一位爱心充溢、细致周到的慈母形象。她在孩子们的成长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她替孩子们整理、誊写作文,并寄到杂志社去。没有母亲的细心与培养,这朵小花就不会出土的。
作为习作, 自然说不上成熟,而且有许多瑕点。然而瑕不掩玉,我们从中看到的是童真与童趣,是那份惟有少年才有的清纯和自然。大山有大山的气势,小丘自有小丘的灵秀。看惯了成年人的许多造情之文,或许更为少年的率性之作而感动,从而唤回那份早已逝去的真情。
那份温馨的氛围,和睦的家庭也是我们聚焦之点。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着爱,但惟有爱人,才会爱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才有心情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而我们却因年龄的增长逐渐把自己包裹起来,失去了爱人爱己的细心。这是成年人的可悲之处。孩子们以其脆响的童声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他们的一切行动缺乏深远的谋虑,但体现了他们的真实。他们以欣喜的眼光看待着这个世界,发掘着真、善、美,并以良好的祝愿去对待一切。因此,他们如同小溪一样清澈见底,容纳不下半点灰尘。他们的世界是温暖如春、遍地花开的童话世界,散发着爱与真诚。这种良好的氛围不仅仅唤起我们的回忆,更能激发思考,思考着以何种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如何向这个世界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这篇序文犹如一枚爱的石子,在我们心中激起轮轮涟漪。
上一篇:《花史》跋|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虹》跋|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