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漳河一年多了。今年春天, 回去一趟, 正碰上是桃红柳绿的时候。一天偶尔在河边走走, 山坡树林间传出歌声来,娓娓悠扬, 觉得好听。是妇女生产互助组唱的。她们在歌唱自己的翻身,歌唱自己的劳动,歌唱自己的快乐。
太行山——我的第二故乡,太行山的人民和全华北人民一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自己, 并和自己的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肩作战,从自己的家门口,先打走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接着又打走一个美蒋匪帮军队,建立起一块自由幸福的新天地。太行山的妇女,过去在封建传统、俗习的野蛮压迫下, 受到了重重的灾难。但随着抗日战争,减租减息,解放战争,土地改革,这两个时期的伟大斗争,她们获得了自由,认识了自己的力量。10多年来,她们忍受着难以设想的重负,支持人民解放事业;并且不断地和封建传统习俗作斗争。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生产,获得妇女彻底的自由解放。她们的丰功伟业,在祖国解放的史诗中, 占着光荣的一页。
自听了歌声以后,萦绕脑中。找人口述, 录下些片断的歌儿, 自己又摹仿着编了些, 组织成现在的样子。
3个女主人公到底是哪个村的, 没打听出来。群众说好多村都有这样的故事和大同小异的歌儿。
这些片片断断的歌儿, 原无题名,也无章段和小题。因故事发生在漳河两岸, 民间歌谣中常用头一句做题名的, 故名“漳河水”。
题名是有了,但这篇东西,是由当地许多民间歌谣凑成的,代表这些歌儿的总的形式叫什么呢?每段词儿都注明采用是什么调吧,如“开花调”、“刮野鬼”、“梧桐树”、“绣荷包”、“打寒虫”、“大将”、“一铺滩滩杨树根”,还有好多失名的。可是这些歌谣又因人因村, 唱得大不相同, 我所听过的“开花调”就有五六种,据当地同志说还要多;而且也不能说明曲调的总的形式。如陕北的“郿鄠”、“道情”,是总的形式名称, 其中包括很多曲调名:“刚调”、“虞美人”、“剪剪花”等等。说是“山歌”, 在北方很少听说这两个字;说是“秧歌”,太行山的秧歌是一种戏曲名, 和平常唱的歌儿, 有严格的区别;说是“快板”,快板是“说”的不是“唱”的;说是“诗”, 群众叫“念”,用文人的说法是“朗诵”,现在这些东西分明是唱的; “乐歌”、“乐曲”、“乐章”, 太文雅;“合唱”、“大合唱”, 更是胡诌;“牧歌”, 洋来洋去; “夜曲”、“夜歌”,也不对, 人家常常在白天唱的。写《圈套》用了“俚歌故事”4字, 曾引起个别同志的不同意,这回如果名不正,就更言不顺了。想了好多时候想不出来。
有一天,碰见两个牧童在河边饮羊,嘴里也哼着这些歌儿。我问他们唱的是什么, 回答是“小曲”。故把这许多曲调总名叫“漳河小曲”。
1949年除夕,序于北京。
(《漳河水》,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9月初版)
赏析 《漳河水》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通过3个被压迫的妇女走上自由解放道路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劳动妇女在两种社会两个时代的不同命运,表现了她们在党的领导下向封建传统势力进行的斗争,反映了她们在新社会获得解放参加集体劳动的生活情景。这篇作品采用了漳河两岸流传的民歌形式,有鲜明的民族化、群众化特点,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在《<漳河水>小序》中作者具体地说明了创作欲望的产生契机。受到太行山一带妇女们争取翻身解放斗争精神的激发,是作者产生创作此诗的欲望的一个主要原因。作者对妇女们的斗争精神及在革命中的丰功伟业是深有感触的。他说:“10多年来,她们忍受着难以设想的重负,支持人民解放事业;并且不断和封建传统习俗作斗争。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生产,获得妇女彻底的自由解放,她们的丰功伟业,在祖国解放的史诗中,占着光荣的一页。”作者就是在这样的深刻感触的基础上,写下了这首歌唱妇女解放的长诗。促使作者产生创作欲望的另一原因是优美动听的民间歌谣的诱发。作者对民间文艺是非常熟悉的,尤其是在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对民间文艺更加引起了重视,使他更自觉地向民歌学习。小序中说:“一天偶尔在河边走走,山坡树林间传出歌声来,娓娓悠扬,觉得好听。是妇女生产互助组唱的。她们在歌唱自己的翻身,歌唱自己的劳动,歌唱自己的快乐。”“自听了歌声以后,萦绕脑中。找人口述,录下些片断的歌儿, 自己又摹仿着编了些,组织成现在的样子。”由这两段话充分看出作者是非常喜爱民歌的;同时也充分表明《漳河水》是在广泛搜集民歌、认真整理民歌的基础上精心加工创作而成的。
在小序中,作者还具体地说明了诗歌及“总的形式”的名称的确定过程。因为故事发生在漳河两岸, 又因诗的首句是以“漳河水”开头,所以把诗题定为“漳河水”,因为诗中采用的民歌曲调丰富多样,总的曲调名称不好确定;每一种曲调又因人因村而不同,所以不能每一段词都标明曲调。后来是由于受了牧童唱小曲的启发,把许多曲调总名为“漳河小曲”。由这部分文字,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对民歌及传统戏曲的形式了如指掌,并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创作《漳河水》时,从题目的确定到形式的安排、内容的组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
这篇小序写得简洁明快,通俗如话。语言朴素自然,而又富有感情;结构平顺熨贴,而又严谨细密。
上一篇:《湖上散记》后记|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激流》总序|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