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谷②云:世人只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③。可知骨不可凡,面不足学也。况兰亭之面, 失之已久乎!板桥道人以中郎④之体,运太傅⑤之笔,为右军⑥之书,而实出以己意,并无所谓蔡、钟、王者, 岂复有兰亭面貌乎!古人书法入神超妙,而石刻木刻,千翻万变,遗意荡然⑦。若复依样葫芦⑧,才子俱归恶道。故作此破格⑨书以警来学,即以请教当代名工,亦无不可。乾隆八年七月十八日,兴化郑燮并记。
(《郑板桥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注释 ①《兰亭序》——晋书法家王羲之于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同谢安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祓禊之礼。羲之作《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写,共28行,324字,有重文者字体各异。这就是著名的“兰亭帖”,后世誉之为“天下第一行书”、“行书之祖”,奉为书法的楷模。②黄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号山谷道人。③金丹——古代方士炼金石为药,谓服之可以长生,称之为金丹。④中郎——指蔡襄,宋代书法家,曾官中郎之职,工小楷、草书。⑤太傅——汉末魏初书法家钟繇,曾官至魏明帝太傅,精于隶、楷,对晋代书法影响极大,世称钟太傅。⑥右军——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其书各体皆精,尤工于正书、行书,世称王右军,后人尊之为“书圣”。⑦荡然——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⑧依样葫芦——照着样子临摹, 不做任何改变。⑨破格——打破寻常的格局、规格。
赏析 这是郑板桥临写《兰亭帖》后写的一篇后记。郑板桥是中国书法史上风格最为独特的书家之一。他以画家的身份作书, “波磔之中,往往有石文兰叶”(阮元《广陵诗事》)。他借隶意参入行楷,用笔和布局又融以画法,骋一己之情怀,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乱石铺街”式的怪诞书体,他自称为“六分半书”。郑板桥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源于他深厚的书法艺术修养和不断的艺术创新。他认为古人书法“入神超妙”,对前代书家的优秀法帖墨宝一向十分重视,并时时揣摹学习。他50岁以后还临写《兰亭帖》,就说明了这一点。
但郑板桥临写兰亭方式与众不同。他不是照搬照抄地在摹写字形上下功夫,而是“以中郎之体,运太傅之笔,为右军之书”,兼容百家笔意,按照自己对书法的独特理解,任其性情地挥写,写成了笔法新奇、真气浩然、“并无所谓蔡、钟、王”的“破格书”。“破格”,即打破寻常的格局、规格之义。这种临法,断乎不同于流俗对古人的机械摹仿。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也临过兰亭,但仅做到了形似却未达到神似。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这种对待兰亭全盘接受的态度,是郑板桥所不取的。因为对于世人交口称颂的《兰亭帖》,郑板桥有着自己的看法。
郑板桥在此文中明确指出: “兰亭之面,失之已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想方设法从羲之七世孙智永的弟子辨才和尚那里得到《兰亭》真迹,命令供奉双勾搨写了几本,赐给皇子近臣。太宗死后,《兰亭》真迹随葬于昭陵。从此以后,传世的《兰亭帖》便只有辗转摹刻的摹本了。这就造成了临兰亭者千家,各各不同,代代相传, “石刻木刻,千翻万变”,终使“遗意荡然”。这正如宋代王柏《考兰亭》所说:“(《兰亭帖》)一传而质已坏,再传而气已漓,三、四传之后, 尚仿佛其流风余韵者鲜矣,盍亦求其初乎!”既然如此,就不可在临写兰亭时依样画葫芦,过分描摹字形。否则,就会造成“才子俱归恶道”,不但学不到古人真意,连字形也不能描摹真切了。
那么,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古人的法帖墨迹呢?郑板桥指出: “骨不可凡,面不足学也。”因为“帖教人看,不教人摹”, “学书妙在神摹”, “断断乎不在笔墨间得者”(李晔《紫桃轩论书法》)。郑板桥学习前人书法,是以“骨”为前提的,即以修身养性为根本,以浩然正气为根本。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学习前人,一方面力变古法,如此才能悟得书家三昧。郑板桥脚踏在传统的大地上,将传统加以夸张变形,既逾越了规律,又步步有分寸,散漫稚拙,离形得似,使得书法更远离了实用而更靠近了艺术。
郑板桥以破格书临兰亭,不仅是对书法技艺的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更是为了警示后学者不要再堕入机械摹写、泥古不变的恶道。也许有人不理解郑板桥超越常规的创作手法,不理解他“以丑为美”、“化丑为美”的独特审美眼光,会指责他失之于“怪”。但郑板桥对自己的艺术主张充满了自信,在序文中明白地宣布:“即以请教当代名公,亦无不可。”
这篇短文言简意深,真率自然,结构精巧,层层深入地分析、论述, 自然导出了用“破格书”临写兰亭的良好目的,又表明了作者超凡的创新意识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值得后学者认真地思考,学习。
上一篇:《黄花苔》序|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书《六一居士传》后|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