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注六七十家,发明隐奥, 不可谓无功;至于凿空架虚②,旁引曲证,鳞杂米盐③,反为芜累④者亦多矣。要之, 蜀人赵次公作证误,所得颇多。托名于东坡者为最要, 非托名者之过,传之者过也。
窃尝谓子美之妙,释氏⑤所谓学至于无学者耳。今观其诗,如元气淋漓, 随物赋形⑥;如三江五湖, 合而为海, 浩浩瀚瀚, 无有涯涘;如祥光庆云, 千变万化, 不可名状; 固学者之所以动心而骇目。及读之熟, 求之深,含咀之久, 则九经百氏⑦古人之精华, 所以膏润其笔端者,犹可髣髴⑧其余韵也。夫金屑丹砂、芝术参桂, 识者例能指名之。至于合而为剂, 其君臣佐使⑨之互用,甘苦酸咸之相入, 有不可复以金屑丹砂、芝术参桂而名之者矣。故谓杜诗为无一字无来处,亦可也;谓不从古人中来,亦可也。前人论子美用故事⑩, 有著盐水中(11)之喻, 固善矣,但未知九方皋(12)之相马,得天机于灭没存亡之间,物色牝牡(13),人所共知者为可略耳。
先东岩君(14)有言,近世惟山谷(15)最知子美, 以为今人读杜诗,至谓草木虫鱼, 皆有比兴,如试世间商度(16)隐语然者,此最学者之病。山谷之不注杜诗,试取《大雅堂记》读之, 则知此公注杜诗已,意可为知者道, 难为俗人言也。
乙酉之夏, 自京师还, 闲居崧山(17), 因录先君子所教, 与闻之师友之问者为一书,名曰《杜诗学》。子美之传誌、年谱,及唐以来论子美者在焉。候儿子辈可与言, 当以告之,而不敢示人也。六月十一日,河南元某引。
(“四部丛刊”影明弘治本《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十六)
注释 ①《杜诗学》引——是作者为自己编著的《杜诗学》一书作的序言。杜诗学,对杜甫诗歌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引,文体名,大略如序而稍为简短,唐以后有此体。北宋苏洵之父名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讳序为“引”,后人遂相沿用。②凿空架虚——指凭空立论。③鳞杂米盐——把米和盐混杂收集在一起。指伪真并存,不加取舍。④芜累——文辞繁杂累赘。⑤释氏——指佛家。佛姓释迦氏,简称释氏。⑥随物赋形——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描绘其形状。⑦九经百氏——泛指古书精华。九经,儒家奉为经典的九种古籍,《诗》、《书》、《易》、《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孟子》等,说法不一。百氏,指诸子百家。⑧髣髴(fang fu)——类似。⑨君臣佐使——中医用药,药物起主治作用的为“君”,起辅助作用的为“臣”,治疗兼症和起制约作用的为“佐”,引药直达病所者为“使”。⑩故事——即典故。⑾著盐水中——把盐放在水里,指相互交融、不分彼此的状态。⑿九方皋——春秋时善相马的人,为伯乐所称道。⒀物色牝(pin)牡——牡畜的毛色与雌雄。(14)先东岩君——作者已故的父亲元德明, 自号东岩。⒂山谷——北宋诗人黄庭坚, 号山谷道人。⒃商度——揣测。⒄崧山——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赏析 元好问论诗对唐代诗人杜甫最为推崇。不仅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沿用了杜甫《戏为六绝句》以诗论诗的体例,而且他还开宗明义地申明自己要效法杜甫“别裁伪体”,以做“诗中疏凿手”为使命。他编著的《杜诗学》更是多年来对杜诗潜心研究的结晶。从这篇序文来看,其中还凝结着他的父亲与师友们的心血。可惜《杜诗学》已佚,但从这篇序文中仍旧可以看出元好问对杜诗精髓的准确把握。
元好问首先批评了历来评注杜诗有“凿空架虚”、“鳞杂米盐”之弊,然后集中阐明自己对杜诗的卓越见解。他借用佛学用语,认为杜诗之妙,在于“学至于无学者耳”。“学”与“无学”本是对立的两极,而在杜诗中, 却是统一的。在具体说明这一论点时,作者先从杜诗的“学”着眼,连用三个比喻,形象地描摹杜诗的博大精深:“如元气淋漓,随物赋形;如三江五湖,合而为海,浩浩瀚瀚,无有涯涘;如祥光庆云,千变万化,不可名状。”读者不禁为之“动心而骇目”。然而这还只能算是初读杜诗的肤浅感受。及至研读良久,反复玩味,又会得出新的认识。
杜诗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前代优秀的文化典籍都滋润着杜甫的诗笔,古人的精华都可以在杜诗中找到流芳余韵。意识到这一点还不足以点破杜诗之妙,于是作者又进一步以中医用药为喻,指出杜诗对前人的吸收就如同那互用“君臣佐使”调合而成的药剂,配药的各种成分已经浑融一片,根本无法分辨哪是金屑丹砂、哪是芝术参桂。由是作者得出结论:“故谓杜诗无一字无来处,亦可也;谓不从古人中来,亦可也。”这恰恰具体解释了杜诗“学而至于无学”的妙处。“无一字无来处”是说杜诗中学问之深; “不从古人中来”是说杜诗吸取古之精华又每每能自出心裁,不落古人窠臼,所以亦可称之为“无学”。确切地说杜诗中的学问是不露学问痕迹的学问,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境界。而世人如宋代江西诗派诸公学杜诗仅仅学它的“无一字无来处”,的确是失之片面了。
元好问此论颇得杜诗三昧。杜甫本人一向很强调对前代优秀成果的吸收、涵咏,认为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他的“李陵苏武是吾师”,“颇学阴何苦用心”, “转益多师是汝师”等诗句颇能印证他创作上的一片苦心。但仅仅是吸取并不能成就杜诗的博大精深。杜甫讲究炼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杜诗中的惊人之语绝非因循前人得来,而是自创新意。对于前人的创作经验,杜甫也本着“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做出取舍。元好问认为这才是杜诗的价值所在。而后世研究杜诗的人像猜谜语一样揣测杜诗中草木虫鱼的比兴意义,实在是皮相之谈,未得杜诗精髓。
元好问论诗主张自然天成,杜诗“学而至于无学”的妙处,正在于杜甫将古来学问化作自己的血肉,而非唐临晋帖般的模拟,某种意义上,正与元好问的审美理想相合,这也是元崇杜的原因。元氏《论诗三十首》赞许“少陵自有连城璧”,这价值连城的美玉究竟指代什么呢?在与本文两相比照之后,答案也就不难找到了。
上一篇:《未晚谈》代序|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杨刚文集》序|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