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看见国画的山水, 不由的我就要问:为什么那小桥上,流水旁,秋柳下,与茅屋中, 总是那一二宽衣博带, 悠悠自得的老头儿呢?难道山间水畔, 除了那爱看云石的老翁,就没有别的居民?除了寻诗踏雪的风趣,就没有别种生活吗?
从历史中的事实, 与艺术家的心理,我得到一些答案:原来世上的名山大川都是给三种人预备着的。头一种是帝王, 自居龙种非凡,所以不但把人民踩在脚底下,也得把山川放在口袋里;正是上应天意, 下压群伦,好不威严伟大。因此, 他过山封山,遇水修庙;山川既领旨谢恩, 自然是富有四海,春满乾坤了。第二种是权臣富豪,不管有无息隐林泉之意, 反正得占据一片山,或是一湖水,修些亭园,既富且雅;偶尔到山中走走,前呼后拥, 威风也是镇住了山灵水神。第三种是文人墨客, 或会画几笔画, 或会作些诗文,也都须去看看名山大川。他们用绘画或诗文谀赞山川之美,一面是要表示自家已探得大自然的秘密,亦是天才,颇了不起;另一方面是要鼓吹太平, 山河无恙;贵族与富豪既喜囊括江山,文人们怎可不知此中消息?桥头溪畔那一二老翁正是诗人画家自己的写照, 夫子自道也。
于是山川成为私有, 艺术也就成了一种玩艺儿。山间并非没有苦人,溪上正多饿汉, 不过是有杀风景, 只好闭目无睹;甚至视而不见,免得太欠调谐,难以为情。艺术总得潇洒出尘,或堂皇富丽;民间疾苦, 本是天意如斯, 死了不过活该而已。
直到今天,这现象依然存在, 虽然革命历有所年, 而艺术颇想普罗。宫殿之美,亭园之胜,所以粉饰太平;春光秋色,纳纳诗文,所以广播风雅;开山导水,修庙建碑,所以提高文化。富贵者有命, 风雅者多趣;以言平民, 则肚子饿了顶好紧紧腰带, 别无办法。及至日寇逞蛮,烧山毁市, 犬马古玩与古书名画,颇有车船可运;把孩子掷在路上与河中者, 则仍是平民。虽在困难期间,仍有闲情逸致, 大人先生,由来久矣。
前几年,冯先生住在泰山。泰山不是上自皇帝重臣, 下至文人骚士,所必游览的五岳之一么?按说, 冯先生就该夏观日出, 冬眺松雪,每有灵感,发立诗词, 岂不地灵人杰,相得益彰?可是他偏爱留神山上山下的民间生活:见了缠足的妇女,他觉得可怜;看到老人推磨,他想到近世的机械发明, 与我们的事事落伍……人人引起他的同情,事事激起他的愤慨。于是他就创立了十五处小学,给乡民子弟以受教育的机会。更造起陈列馆来, 广收科学仪器,植物标本, 艺术作品,与卫生图表等等,教老百姓们开开眼,长点知识。每一得暇,他便去访问居民;每得机会,便帮助他们作些有益于大家的事。慢慢的,那里成了个教育中心;虽王公大人还是到那里游玩散闷, 可是冯先生心中欲另有一座泰山——泰山是老百姓的,老百姓缺衣缺食, 穷困无知,便是泰山之耻;古迹怎样多,风景怎样美,都在其次;百姓不富不强, 连国家也难保住, 何况泰山!
陈列馆中最近的添置是48块刻石,刻的是泰山民间的生活情形。冯先生虽已与泰山居民打成一家,可是他怕一离开那里,大家就松懒下来,忘去他的指示,而旧病复发;若是刻在石上,安在馆中, 图是真情,诗是实话,常来看看,总是以提醒大家,应当一致努力。再说远处人民来朝山拜顶的,生活情况本与此差不多,看看这些也能得点教训。还有,那登泰山而小天下, 自以为了不得的人们, 见此也得倒吸一口凉气,知道活的泰山原来另有一番光景,并非只有松石古迹而没有受罪的活人。
刻石上的诗是冯先生作的, 字也是他写的。那些诗既不以风花雪月为题, 自然用不着雕词镶句;他老是歉意的名之为“丘八诗”, 其实句是真, 自具苦心也。至于那些字, 恐怕连他自己也不忍过于谦虚:写得确是雄浑大方。那些图,是出自赵望云先生之手。事真凑巧,冯先生同情老百姓,爱助老百姓,愿替老百姓作事说话,甚至把老百姓的真情实况刻在石上,恰好就有个生在民间,喜爱乡村的画家来帮忙。赵先生的山水画本来很有功夫, 可是他不喜山水里那些古装的老翁, 所以就在乡间细细的观察,深深的揣摩,要把活人活事放在图画里, 以求抓住民间的现实生活,使艺术不永远寄存在虚无缥缈之间。他来到泰山, 冯先生便托他画图。诗成图就,便利用山上的青钢石 ——色青而质硬, 用手指一敲,便当当的响——雇来本地的几名石匠,开始平石刻字。乡下的石匠不免有些土气,可是冯先生不肯另找名手,怕饭被外人吃了去。事在人为,赵先生亲自监工, 与工人一同蹲在那里,有说有笑,可是眼睛管事, 一笔也不将就;结果,48块都刻得非常满意。
不幸,泰山也遭受了敌人的轰炸;这些刻石的命运如何还不可得知。金钱人力即使都不可惜, 民间生活的真情实录可是决不忍丢掉。国家的衰弱,根本因为民力的单薄;民裕国才能富, 民聪国才会强。这是冯先生时时向人提醒的一点,也就是这些刻石的所由来。现在,他把这些刻石的拓片,制成版,订成册。刻石不幸失落,影片仍在人间;有心人定会由这里悟出战事失败的远因,也会看出转败为胜的关键;平日人民生活的写照,正是目前流民图的底稿。得民者昌,失民者亡;事尚可为,过勿惮改。由这么去看,这本影拓便自有它的意义。若以为这是卖弄高雅,保存诗画,你算猜错,全不相干。
1938年元月15日老舍序于武昌
(选自 《老舍文集》第15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注释 ①《泰山石刻》影拓本,赵望云画,冯玉祥撰写诗文。文中冯先生即冯玉祥。
赏析 冯玉祥(字焕章)是一位著名爱国将领。1933年,他组织军民进行了察北抗战之后受到排挤,不得已解甲归隐泰山,住武贤祠。但他身居名山,心却仍紧紧系念着老百姓,经常察访民情,设法替他们办些实事,如置办陈列馆、开设学校启迪民智等,与那些游山玩水以自娱或解脱为目的的达官显贵、骚人墨客全然不同。冯玉祥自幼失学,大半生在戎马倥偬中度过,却酷爱读书、作诗文、练书法。老舍的大名早为他所熟悉。老舍作品的爱国及民本思想以及通俗化特色,又与他的追求相契合,因此在他隐居泰山之时,就极意想邀请当时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的老舍上山教他学文学。老舍感谢冯的盛情,却婉言拒绝上山, 回答是现下正忙于教书、写作,上山的事以后再说。1935年,冯玉祥从民族大义出发,重新出山,任南京国民政府的副委员长, “七七”之后驻武汉。老舍也于1937年11月只身流亡到武汉。机缘相遇,受冯玉祥款待,老舍便被邀请住进了冯公馆,这使老舍对冯有了更多的了解。当冯决定将他在泰山时主持制作的48方石刻拓印出版时,老舍便当仁不让写下这篇序文。
一部作品的序文置于原作正文之前,其作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其人其作。但一些人在为他人所作的序文中,总不免时有溢美言词,或流于泛泛之论,或伤于太过随意,说了一些与本题无关的废话。老舍的这篇序则全然不一样。《泰山石刻》及其拓印本的读者群显然是有限的,但即使你原作未读过,你也得承认老舍这篇序是一篇内容充实、有真情、有见地、立意深刻的好文章。
在这篇序作中,老舍没有采用单刀直入、切近本题的方法,而是先拉开来,由平时欣赏国画产生的感受思考开始,以排比的三个诘问句提起全篇,抓住读者,然后用自我解答方式亮出自己的鲜明观点。以文章结构看,这首段起得突兀又自然;以论题看,接下去的回答深厚,高屋建瓴。在进一步的自我回答中,序文既严厉批判了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将山河据为私有的不合理历史现象,又对文人墨客置“溪上正多饿汉”的惨象于不顾,一意去描绘山河无恙,溪畔老叟的使艺术“潇洒出尘”“成了一种玩艺儿”的不良倾向。尤其严重的是,上述现象,直到作者写序文的当时——抗战大时代——“依然存在”,甚至有加无已!“富贵者有命,风雅者多趣;以言平民,则肚子饿了顶好紧紧腰带,别无办法。及至日寇逞蛮,烧山毁市,犬马古玩与古书名画,颇有车船可运;把孩子掷在路上与河中者,则仍是平民”。对在国难时期大人先生们的“闲情逸致”及置民众生死于不顾,老舍是充满了愤怒和嘲讽,它充分显示了老舍的民本思想和艺术必须“普罗”(普及到大众)的进步观点。
从序文开头到“大人先生,由来久矣”,构成这篇序文的前半部分。文章作了过半,并未有只字提到“冯玉祥”或“石刻”,但这确实是我们认识冯玉祥及其石刻拓印册价值的有机部分。这是一个铺垫,有了这一铺垫,你才感到冯玉祥及其石刻是怎样站在一个时代的水平线之上;这是一个标准,有了这一做官和艺术的标准做对照,你才更鲜明地感到了冯玉祥的所做及其石刻艺术的更深刻内涵及价值,“若以为这是卖弄高雅,保存诗画,你算猜错,全不相干”。
序文的后半具体叙述了冯玉祥赋闲泰山期间的行为及《泰山石刻》的产生、特点、价值。冯玉祥没有去欣赏泰山冬夏的松雪与日出,而是“偏爱留神山上山下的民间生活”,老百姓的不幸时时引起他的同情,激起他的愤慨,他为民兴办了福利机构,他“心中欲另有一座泰山”——泰山的老百姓。他不但期望泰山的百姓改变贫穷和愚昧,而且期望提醒更多的人,从泰山民间的生活情形得点教训。“民裕国才能富,民聪国才会强”,于是他不但以诗配画的形式添置了48块刻石,真实地记录下泰山普通百姓的生活,而且将其拓印出版,以广影响。序文最后从国家本位和人民本位的高度肯定了石刻拓片的价值,“有心人定会由这里悟出战事失败的远因,也会看出转败为胜的关键;平日人民生活的写照,正是目前流民图的底稿。得民者昌,失民者亡;事尚可为,过勿惮改”。这是对石刻拓印稿的精当概括,又是本序文的基本出发点,画龙点睛,语义警策,使序文在意境思想升到最高点时戛然而止,令人叹服。
老舍一生为他人所作的序文不多,在他所写的全部序作中,包括他为自己的作品写的序跋在内,这一篇应当说是最有分量的篇章之一。它将评述对象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及抗战大时代的双重背景上,站得高,评述具体,语词平实、精当,从而使序文获得了丰厚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感,列入序跋名篇而毫无愧色。
上一篇:《沈祖棻创作选集》序|原文|翻译|赏析
下一篇:《瀛奎律髓刊误》序|原文|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