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原文|注释|赏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①,渚清沙白鸟飞回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③,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④,百年多病独登台⑤。
艰难苦恨繁霜鬓⑥,潦倒新停浊酒杯⑦。
·注 释
①猿啸哀:古代三峡多猿,啸声凄厉。
②渚:水中小洲。回:盘旋。
③落木:落叶。
④万里:指远离家乡。
⑤百年:指年老。
⑥苦恨:极恨。
⑦潦倒:失意,颓唐。新停浊酒杯:时因患肺病,杜甫刚刚戒酒。
·导读入境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当是大历二年(767)秋天流寓在夔州时写的。这时他已经五十六岁。安史之乱、朝政衰颓、宦官擅权,面对这样的现实,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一如既往。
深秋时节,西风猎猎。蜀天高旷,巫峡两岸猿声不断,是那么凄厉,那么哀伤。水里的小洲,清清凌凌,洲上的沙碛。雪白雪白的,白得耀眼。一群鸥鸟飞去飞回,在小洲上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枯黄的叶子,随风萧萧下落。那奔腾不尽的长江,浩浩荡荡,滚滚而来。
沦落异乡,漂泊万里。在这令人伤感的秋日,诗人又怎能不想到自己漂泊不定、年老多病的处境,并生出无限悲凉呢? 人老了,拖着多病的身躯,他又孤孤零零地独自登高观赏这异乡的秋景了。天下的离乱、人世的艰难使他双鬓上的白发一天一天地多起来了。借酒浇愁吧! 可肺疾日重,新近又不得不停下那浑浊的酒杯,满杯愁绪更无法排遣!
·赏 析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经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魄。
起首二句寥寥数字便画出了登高才能望见的富有的深秋特征的旷远境界。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形、声、色,展现出一幅形象、精美、生动的画面。下句的“无边”和“不尽”把读者带入更深的境界。不但可以使你想见“萧萧”、“滚滚”的形象,也可使你体味到诗人那种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以上极写秋景,但到第三联才点出“秋”来,且这一联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无边无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生。
本诗将悲秋写得沉郁悲凉,年老、多病、流落、孤独,多种不幸集于一身,他的悲秋发自心肺。诗人饱尝漂泊潦倒之苦,感伤国事家愁,所以第四联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上述不幸的根源。至此,诗人怀国伤时的高尚情操便跃然纸上了。
这首《登高》被胡应麟推为“古今七律第一”。后人评价这首诗说:这虽是一首悲歌,却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给人的感受不是悲伤,而是悲壮;不是消沉,而是激动;不是眼光狭小,而是心胸扩大。
·思考题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有人说这两句是全诗的中心。请你说说这两句为什么是全诗的中心?
上一篇:李白《古风(其十九)》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