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东山四首》金、元山水诗鉴赏
元好问
半欲天阴半欲晴, 层峦连巘各分明。
去年风雪无多景,看尽东山是此行。
自笑生平被眼谩,看山只向画中看。
天公老笔无今古,枉着千金买范宽。
锦里春光风马牛,鸟飞不到太湖秋。
一丘一壑都堪老,且具神山烟景休。
马水横陈圣阜前,滹沱陂堰远相连。
鱼多只说牛家汇,何处秋风有钓船?
任何大家的诗都是富于变化的,元好问亦不例外。他以“丧乱诗”著称,但他的其它诗,尤其是山水诗也有突出成就。而这些诗大致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长篇,如《游黄华山》、《涌金亭示同游诸君》等,它们象巨幅山水画,笔墨酣畅,大气磅礴,具有雄奇之美; 另一类则多为联章体的小诗,如《济南杂诗》、《东山四首》等,它们象精致的小挂屏,画面着墨不多,挥洒自如,呈现出清新自然之美。
《东山四首》为作者晚年之作,写于金亡之后。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夏,年届半百的元好问携家十口返回故乡。由于当时蒙、宋战争正在进行,忻州秀容县(今山西忻县)城为蒙军南下必经之道,他便选择了其生父元德明生前隐居地——定襄县居住。定襄城在秀容东北,有牧马河绕城而过,于县北境流入滹沱河。城东十八里的东山,为系舟山支脉,一名神山,因元德明曾寓居山中,金人又称它为读书山。
东山风景秀丽,林木苍翠,清溪盘曲,白塔耸立,佛寺茅舍掩映于丛绿之中,春花似锦,秋叶染红,十分可人。
元好问虽然足迹半天下,饱览山川之美,但对故乡的山水却未尝一日忘怀。回乡的当年他写过两首咏东山的诗,因意有未尽,翌年游山又写了《东山四首》。
这组诗的特点是对自然风光不作静止的描绘,能熔写景议论于一炉,使组诗带有浓烈的抒情味。第一首写东山之美和游兴之浓。“半欲天阴半欲晴, 层峦连巘各分明”, 写天气阴晴不定, 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山色的变幻。山于山间没有大雾,所以整个山岭都看得清清楚楚。“层峦”是写山峰重叠之势。“连巘” 表现了山岭连绵之状。 “去年”二句叹息去冬阻于风雪,不能尽兴,因而决心趁此良辰踏遍东山。第二首是写深入东山后因景色越来越美而产生的感想。他自笑平生被眼欺(谩),误以为画中山好,现在重游东山才发现还是天生的美。它象天公用老练之笔描就的丹青,古今画家难及。相形之下,就连北宋著名山水画家范宽的画也黯然失色了。诗人以艺术夸张之笔,借名画反衬东山之美。第三首也是用侧面烘托法,即以南国山水来衬托东山之美。“锦里”代指锦城(今四川成都市),城外有濯锦江,景色迷人。杜甫就说过“锦江春色来天地”。另一风景区太湖,也是自古有名的。诗中说东山之美既不同于锦里,与它风马牛不相及,也不同于遥远的太湖。这里的深山幽谷都值得终老其间,它们无不具有神山的景色美(烟景休)呵。第四首当是写登临东山绝顶眺望的所见所感,与第一首照应,表现东山四周环境之美。首句“马水横陈圣阜前”,乃俯视所见。“马水” 即牧马河。“圣阜”,山名,紧邻东山。次句写顺着北去的牧马河遥望,只见“滹沱陂堰远相连”。“滹沱” 即滹沱河。“陂堰”义同堤堰。有堤堰就有农田茅舍,诗中半实半虚地勾画了北国田野风光。这时诗人蓦然回首,看到了山麓下的牛家汇。那里牧马河微有曲折,河畔依稀可见有三三两两的垂钓者。早已厌弃战乱的诗人油然心动,他渴望成为他们的烟波钓侣。“鱼多只说牛家汇,何处秋风有钓船”两句以想望作结,给人以余韵悠然之感。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论及著名的山水诗人,崇敬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他博采诸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他又有诗画的艺术修养,并主张亲临其境以写画笔难于表现的境界,所以能创作出《东山四首》这样富于诗情画意的作品。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王质《东流道中》宋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