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出关》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这首诗题目所说的 “关”即山海关,故第一句开头先描述其“凭山俯海”的地理位置,以见天然形势的险要。因为它是通往东北的要隘,向属兵家扼守战伐的目标,如唐人沈佺期《独不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高适《燕歌行》: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等早已言及,是以接着又揭明其历史背景: “古边州”。这样的时空并举,便勾画出一个具体、完整的感知性印象。而第二句城楼高耸、时隐时现于翻卷旌旗间的客观景物描写,自然就饱含着战事紧张、戒备森严的现实内涵了。其实,一个“戍”字,已轻轻透出全部消息。
于是,后两句承此而下,转向征人出关情景感受的叙写刻画。“马后桃花马前雪”,也就是王之涣《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它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地域气候的巨大差异: 关内桃花绚艳,已是春华织锦,生机流溢,马头趋向的关外仍然冰雪封冻,一片荒寂。而且,它更蕴纳了社会生活和人们心态变化非常悬殊的内容: 关内有家园亲友,象征着人生的温暖柔情,觉得踏实稳定; 而出关后却是前程渺茫,不知底止,以至滋生出强烈的失落感。所以,俯仰虑念之下,“争得不回头”! 怎能不执着顾望、留连难舍呢。“争”,怎。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云: “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用争字”,并举白居易《燕子楼》: “见说绿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杜牧《边上闻笳》: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等诗为例。总之,这结尾的两句,通过自然风物与征人举动,体达出异常丰厚深沉的现实人生内容,言简意广,余味曲包,教人联想无穷,无怪乎沈德潜称赏说: “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写到者。”
又,此诗《清诗别裁》题作《出居庸关》,似与首句所写地势景物不符; 陈玉齐《情味集》亦载此诗,唯前二句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今俱从钱仲联选编《清诗三百首》。
上一篇:钱载《出东林六七里望庐山》清、近代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下一篇:裴景福《出嘉峪关》清、近代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