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方生《帆入南湖诗》魏晋南北朝山水诗鉴赏
湛方生
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
白沙净川路,青松蔚岩首。
此水何时流,此山何时有。
人运互推迁,兹器独长久。
悠悠宇宙中,古今迭先后。
诗题中的“南湖”,为古彭蠡泽之南湖。因彭蠡泽湖身中为细腰,故有北湖、南湖之分。彭蠡泽,即今江西鄱阳湖。
诗的前四句,是对湖光山色的描写。“彭蠡纪三江,庐岳主众阜”两句,要从鄱阳湖及其周围的地理形势说起。鄱阳湖是集东、南、西三方之水而后流入长江的。入湖的大小河川,穿山越谷而来,无计其数,其中主要的大河有: 赣江,由南向北入湖; 鄱江,由东向西入湖;修水,自西向东入湖。“三江”之说甚多,古人意: 江从彭蠡分为三,入震泽,从震泽复分为三,入海。依鄱阳流域之地形,似泛指入湖的河川更为贴切。庐山,位于鄱阳湖西侧,主峰巍峨矗立,高耸于湖畔群峰之上。一二句中,一个“纪”字,写出了鄱阳湖的辽阔和广大,维系众水,涵纳百川; 一个“主”字,写出庐山携领群阜之雄伟气势。孟浩然《望庐山诗》有“势压九江雄”句,“主”字之妙正如同其“压”字,把庐山的神气亦写活了。以上是从宏观角度的摹写,三四句转而细写湖畔、山崖的景色。诗人凭栏俯视,一路洁白的沙石铺满水道、湖滨; 翘首仰望,苍翠的松树长满石崖山巅。“净”字,使人感到沙石在顺水流动; “蔚”字,使人感到青松的勃勃生机。在作者笔下,景物的颜色分外洁净而明丽,白的是沙砾,映着清澈的湖水; 绿的是树木,衬着明朗的天空,它们表示着作者心情的豁朗和畅达。
“此水何时流,此山何时有”,接连两句反问,诗人从对眼前景色的观赏,转入深沉的思考,对人生与自然发出无限感慨: “人运互推迁,兹器独长久。悠悠宇宙中,古今迭先后。”据史书记载,庐山别名匡庐,是因周时匡俗隐于此而得名; 彭蠡,则远古三苗氏即建国于此。此四句平顺而流畅,没有新奇的语辞,亦未用一典,然而质朴的道理已隐寓其中,意味隽永。面对与世长存的山和水,诗人慨叹人生之有限、人世之变迁,在人运与宇宙的矛盾中,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展示自己开阔、豁达的胸怀。
这首五言古诗除最末两句,全用对偶句式,对仗工稳而自然,声调和谐而优美。特别是诗的三四句,堪称佳句。湛诗向以写景见长,此亦为一例。同时,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全诗皆给人以一种流动感: 自然景色不是静止的,它们随着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在移动,山、水、松、石在运动中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 人生、世事更不是停滞的,它们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变幻。这一切好似都与诗题的“帆” (fàn)字有关,因作者乘风扬帆的漫游,故所见所感皆产生于舟船飞速的行驶之中。
上一篇:李白《峨眉山月歌》唐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下一篇:张又新《帆游山》唐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