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临平道中》宋山水诗鉴赏
释道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这是一首风景诗,写的是今浙江省余杭县境内临平山下的夏日风光。
首句仿佛是电影中的近景画面,修长的蒲叶在和风拂动下,象是在翩翩起舞,摆弄着轻柔的姿态。紧接着就是特写,用工笔勾出蜻蜓在风中蒲叶上难以驻足的刹那,精微地写出了动势,十分传神。随后,视角又是一变,出现了初夏时节江南水乡的全景: 临平山下的道路不断延伸,遍布两侧水中的荷花婀娜旖旎,摇曳多姿。道潜俨然是一位高明的画家,善于把大小、远近、动静不同的景物巧妙组接起来,组成一幅富于层次感、空间感的画面,假如单抽出后两句来读,似乎平淡而且呆板,但正是有了前两句的灵动活泼,也就带出了整首诗篇的盎然生气。
中国诗的传统是以儒家思想为正宗,讲究诗教的温柔敦厚,也追求干预时事的怨刺精神。即使是描绘自然山川的景色,也常常寄托作者的抱负与理想,抒发一己的胸怀志向。但道潜的这首诗所体现的却是老庄玄禅的精神。在整首诗中,不见人的身影踪迹,仿佛尘世中人是完全多余的。作者自己的情感也不直接出场,而是含蓄地寓于所写的自然之中,让风中的蒲叶、叶上的蜻蜓、无数的莲花隐约地透露道潜宁静澹泊、高洁幽远的性情。这就根本不同于那种粗鄙直露的玄言诗,绝不会自作聪明地在诗中玩弄禅理机锋。他提供的只是一幅天然浑成的画卷,可又无处不显现诗僧的雅趣与玄思,以至于叫人分不清哪是道旁的蒲叶荷花,哪是道潜的情致心境。这正是所谓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
对大自然只作审美静观,寻求纯净无邪的情趣,使自然完全地情趣化,同时也就使情趣彻底地自然化,这正是中国山水诗传统中最典型的士大夫文化精神,在唐宋时代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据说道潜的这首诗深得苏轼的赞赏,那也许正表明苏东坡的审美趣味也深深地打上了禅宗的印迹。
这首诗落笔大方,挥洒自如,把工笔与写意结合起来,在移步换景中体现出一种和谐、宁静的心地。
上一篇: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唐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下一篇: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