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炎《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宋山水诗鉴赏
洪炎
四山矗矗野田田,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
洪炎字玉父,元祐末登第。南渡后,官秘书少监。这首诗就是他与友人在杭州野外散步时所作,表现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情趣和渴望归隐田园的思想。
杭州座落在山水之间,四面被秀丽的青山绿水环抱着,因而诗人环顾四围,就会产生“四山矗矗”的感觉。此时正是春末夏初之际,富庶的田野里生机勃勃,茫茫一望无际,因而诗人又有 “野田田” 的印象。开首 一句,将杭州四围的山川形势和秀丽景色跃然纸上。在这片锦绣的土地上,生息着勤劳的人民,暮色黄昏下,只见村村落落里升腾起灶烟,与秀丽的山水组织成一幅优美悦人的田园风景画,因而诗人发出了 “近是人烟远是村”的赞叹。前两句,诗人写的是静景,包含着深深的陶醉之情。景色层次也写得错落有致,高眺低视,远望近看,皆是景,皆是情,乳化交融为一体。这时,从远方传来了时断时续的钟声,听起来是那么微弱,细细一判断,原来是从灵隐寺发出的。“鸟外疏钟灵隐寺”,写的就是这种情形。“鸟外”,是在形容钟声的遥远,因为鸟儿飞得很高很远,而这钟声似乎比鸟儿更远,这是诗人的夸张手法。“灵隐寺”,在杭州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寺院。远听,是灵隐寺的钟声,那么近看呢? “花边流水武陵源”。潺潺流水从红花绿草丛中穿过,简直就象桃花源一样美丽。“武陵源”,典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说是武陵人捕鱼为业,误入桃花源,遇见一个神仙般的世界。三四句写的是动景,不仅有钟声,还有流水声,给暮春的晚色更增添了诱人的情趣。灵隐寺是实指,武陵源是虚写,是用来作比喻的。“有逢即画原非笔,所见皆诗本不言”,这是诗人对杭州西湖的奇景发出的由衷的赞叹。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画家,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诗人,它们不用笔,不用吟,而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到处都可以看见奇妙的画. 优美的诗。与大自然的天斧神工相比,人类的画和诗都显得见拙见劣了。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叹之情,为结尾两句的抒写归隐作了铺垫。“看插秧针欲忘返,杖藜徙倚到黄昏”,写的是诗人久久地凝望着水田里的插秧人,被那种田园情趣迷醉了,因而拄着拐杖徘徊着,流连忘返直到黄昏。实际上抒发的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产生了归隐大自然的念头。洪炎在六十岁时还作过一首《迁居》诗,诗里说: “从官三十载,故山凡几归”,“葛巾随里社,庶以保期颐”,可见他一直就有着归隐山林的念头。结尾两句在抒情的功能上起了返照的作用。前面所写的山水之秀,田园之美,实在都是为结尾的抒情服务的。诗人没有正面落笔去写隐情,而是用眼前的所见所感作铺衬,让人去想象,去体味,这种藏锋不露、含蓄雍容的笔法,是值得借鉴的。
上一篇:温庭筠《商山早行》唐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下一篇:孟浩然《夜归鹿门山歌》唐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