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唐山水诗鉴赏
李白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塘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李白在乾元元年(758)春天,因参加永王璘幕府事被流放夜郎(今贵州省桐梓县一带)。这首诗是流放途中的作品。
如诗题所标示,诗分三个层次,先写舟行,继写登山,末写晚还。脉理绵密,结构谨严。
第一层是略写。“江行几千里”,照应题面“自巴东舟行”。巴东,唐郡名,今湖北省秭归县一带。“海月十五圆”,指江月圆了十五回,暗示从乾元元年春流放至今已经一年多了。这就把“经瞿塘”、“步巫山” 的时间交代清楚了。
第二层详写登山所见所感。“巫山” 以下四句,渲染巫山高峻。登上巫山,那巴国(四川东部一带)风光尽收眼底。攀援垂挂山崖的藤蔓,好似来到了太阳的旁边; 侧倚山上的巨石,仿佛置身云霞之外。这里所写还只是初上巫山,在尚有“穹石”可“依”的半山腰。“飞步”以下八句,正面写“登巫山最高峰”的感受。从三种不同的视角: “极目”、“却顾”、“仰观”,展示三种不同的景象。“极目无纤烟”,在凝眸眺望中,万里碧空,看不见一丝烟尘; “却顾失丹壑”,回头远望,山路中赤褐色的石谷好象消失了; “仰观临青天”,而抬头一看,颇有贴近青天之感。接着,用“青天”、“银汉”两句使“临青天”具象化,“若可扪”——似可触摸,以夸张语言形容“最高峰”之高; “去安在”——去往哪里,以诘问句式表现身临银汉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在“最高峰”,诗人“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苍梧,山名,即九嶷山,在湖南省宁远县南。古代传说,有白云从苍梧山出来,入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瀛海,战国时阴阳家邹衍说: 世界上有九个大洲,每个大洲外面都围绕着一个海,九个大海的外面还有一个大海围绕着,这个大海就叫瀛海,是天地的交际处。汉王充《论衡·谈天》: “九州之外,更有瀛海。” 苍梧山,不是望中所见,而是从望到飞来的白云推断出来的; 瀛海,更非视力所及,而是从识别九洲之水辨认出来的。从而完成了表现“巫山高不穷”最后的传神之笔。
从“周游孤光晚”到最后,是第三层,写“晚还”。登上“最高峰”,经过一段“历览” 之后,已到了日薄西山、残阳如血的时候。“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一写白雪夕阳相互映照的光色,一写茂盛枝叶为晚风吹拂的声态,将巫山晚景逼真地展现出来。无怪乎诗人在黄昏踏上“归途”之际,依然赏心不已,“佳趣尚未歇”了。明明写“晚还”,可身向“归途”心在巫山,笔势回旋,余味曲包。在从“最高峰”下来的“归途” 中,听见猿猴的凄清的叫声,看到清冷的月光透过松林,这时身 “还” 心亦“还”,遂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了。结句既照应题面,又为第三层意思打上了一个休止符。
这首诗侧重点在第二层、第三层。写“登巫山最高峰”,不拘滞于登攀过程,而是集中笔墨描绘巫山的高峻“不穷”。这里,诗人成功地运用了点染之法。先用 “巫山高不穷”一句点明其“高”,然后有层次地、多角度地进行渲染,抒写所望所感。初步巫山,“巴国尽所历”,向下俯视,“巴国”的山川地势还看得很清楚; 及至“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纤烟”、 “丹壑” 皆在视线中消失;甚至连苍梧山也是从“望云”而知,偌大瀛海亦从“记水”而辨。通过反复渲染,“危乎高哉”的巫山形象巍然耸立在读者面前。
诗人写“晚还”,于自然景物描绘中融入了特定的主观情感。与一般文人的优游山水不同,李白登巫山毕竟在流放途中,“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流夜郎赠辛判官》)心情愁苦、凄凉,自不待言。说江是“寒”江,称猿为“清猿”; 描写月色曰 “悠悠”,摹拟猿啼为 “啾啾”,自然事物无不染上阴冷的色调,无不含有悲愁的情态。这就是西方美学家所说的“移情”,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以,当远处传来啾啾猿啼声,诗人便“辞山不忍听”,甚而至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江夏别宋之悌》)。如果说,因山水诗而著名的谢灵运以酷似自然物象的“形似”为其所长 那么,并非以山水诗而著名的李白倒是以“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丰富想象力,善于捕捉与自己的审美情感相契合的自然意象为其特点的,不需旁涉,此诗即为显例。
上一篇:韦应物《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唐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
下一篇:钱谦益《莲花峰》清、近代山水诗|原文|鉴赏|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