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
位于苏州西南46公里处。又称洞庭西山。亦称禹迹山。因四面濒水,故又称包山,古名夫椒,距东山4公里,是太湖中面积最大的山。总面积70.25平方公里。主峰缥渺峰,又名杳渺峰,海拔336.5米,号称太湖第一峰,巍峨耸峙于岛的中央。太湖72峰,仅西山周围就有41峰。又因道教第九洞天林屋洞在此,故又名林屋山。西山历史悠久,相传大禹曾在此治水,吴王夫差曾在此击败越军,这里是他避暑、养鹿、养马之地。秦汉以来的文人学士,以至清朝的帝王都曾来此消夏赏月或避暑、隐居,留下很多遗迹。洞庭西山,自然条件独异,岛上有山有水有平原,湖中碧水清澈,深谷灵泉涓涓,山上树木葱茏,空气新鲜甜润,水质醇厚纯清,四季花香、四时果鲜。因其旖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吴中游览胜地”。古人曾以寄情于诗的山水手法将西山景致概括为:石公秋月、消夏渔歌、林屋晚烟、毛公积雪、缥缈云场、甪里梨云、鸡笼梅雪、玄阳稻浪八大胜景,诗情画意般地道出了“虽然无画都是画,不用写诗皆似诗”的意境。其中尤以石公山、林屋洞、明月湾为胜中之魁。石公山位于西山东南隅,北连主峰,西临太湖,三面环水,似青螺伏水,碧玉浮湖,蔚为壮观。历为赏月佳处。“石有聚族,太湖为甲”,名闻天下的太湖石即产于此地。林屋洞兀立于岛东部镇夏镇湖滨的洞山之中。洞以古、水、林、平为特点,独具一格于洞天世界,有“天下第九洞天”之誉,这座地下厅似的溶洞,深数百米,有雨洞(俗称龙洞)、丙洞、肠谷洞三洞,同会于一穴。洞“立石成林、洞平如屋”,洵为奇观。相传该洞是当年大禹治水的遗迹,内有不少古代碑刻。消夏渔歌在距石公山约2公里的明月湾一带,山抱水湾,状若新月,故而得名。有明月寺、古码头、明湾村、古桥梁、古香樟、古建筑、古街道等景点,其中明湾村的石板街,总长1140米,用4560块花岗岩条石铺成,两侧多园第住宅,古树浓荫,巷门祠庙,间布其中,古朴清雅,被誉为“苏南一绝”。
〔古诗文赏析〕 西 洞 庭 清·张大纯
隐居吴地胜,山介震湖中。
缥缈天非远,神仙路可通。
看花连鸟道,避暑傍龙宫。
欲识灵墟幻,毛公与石公。
西洞庭山是太湖中状如荷花的一座湖岛,景色秀绝,“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是隐士们向往的隐逸胜地。首二句点出这个胜景特色,三四句写山势之高和山景之神妙。“缥缈峰”是西山最高峰,“蹑足可徙空中之白云,挥手能攀天上之明月”,故云“天非远”,山头奇云朵朵,乘风变幻,飞过山顶,仿佛载游人随之而去,如神仙驾着云头,这就是“缥缈云场”之奇景。五六句描写此山四季花香,什么时候想看花可以沿着山上小道去采摘,夏日可在这里消夏避暑,因为山中有林屋古洞,它是传说中柳毅传书入龙宫的洞门所在。美丽的传说给优美怡人的山景增添了神妙色彩。末两句再次逗引出毛公与石公的传说:你想知道灵墟幻景吧,请上毛公坛福地和湖光山色分外醉人的石公山。毛公,汉代刘根,据传他得道成仙后,身上长满绿毛,人称毛公。石公山位于西山岛东南隅,傍水原有奇石两块似一对佝偻老人,人称石公、石婆,因名石公山。西山林屋洞还相传为大禹治水后藏玉符的洞。整个西洞庭不仅风景秀丽,湖光山色,幽洞奇石,引人入胜,诸多的神话传说、历史传说更使人感到神秘莫测。
(曹林娣)
〔现代散文〕 立于湖中第一高山缥缈峰上,俯仰看天地。八百里湖岸,三百余万亩湖水,缥缥缈缈,朦朦胧胧,似巨幅淡彩泼墨山水,悬挂于天地云壁间。
太湖美,美在何处?美在色彩瞬间万变,美在线条柔曲多姿,美在韵律动静有序。因此而形成了七分豪放三分柔婉的太湖风格。
辽阔的太湖中,有六十多个岛屿。面积九十平方里的西山岛,象一台戏中的一位主角,居于舞台中央。大小四十余岛,疏疏密密地环绕在它的四周。这些小岛,高者数十米,低者与水面相平,随潮涨落。大者可供万人生息。最小一岛礁,仅容二人共卧,名曰龙床。
大大小小六十余岛,把太湖分隔成大大小小若干湖区。莫湖、菱湖、蠡湖、胥湖、游湖、贡湖。统一的大湖中,又包容了似分实合的许多小湖。湖中有湖,湖体于不变中又显出多变。大自然有情,在一个大湖中放置许多小岛,构成了许许多多小湖区,免除了一片汪洋,一望无边的单调。
风恶浪狂时,许多小岛在湖中摇摇晃晃,象凫于水面的一群野鸭。波静风平时湖面又凝固了,象一面明亮不动的镜子。湖和岛变假了。此时的湖水和小岛,极象散放在明净清澈浅盆中的水石盆景。
湖中数十小岛,湖周连绵群山上,广植茶树、橙桔、杨梅、枇杷。油亮发光的革质叶片,四时不凋,终年常绿。
绿是太湖的基本色调。水绿,山也绿。
绿,但又并非色彩单一。常年青翠的绿山上,又镶嵌一串串一片片纯白、绯红、靛紫、娇黄色彩,这些画在绿的底色上的图案,并非凝固不动,而是随季节时时变幻。早春的环湖红梅,仲春的嫩黄菜花,晚春的雪白梨云。甚至寒冬的满岛绿色中,还缀满白的茶花,黄的枇杷花,这些插绣在绿色湖、绿色山之间,时时变化的色彩,不是星星点点,常常满岭满坡,十里连片,如此方显出太湖色调的豪放气派。
天色,水色,树色;湖浪,树浪,山浪,构成了声色多变的太湖,构成了跃动、活泼、生命力旺盛的太湖。
阳光月色云雨风,象电视演播厅中的激光舞台,声光色彩揉合而融为一体。声色光变化的节奏,或急促,或舒缓,使得太湖时而昂奋地奔腾、跳跃、怒吼、狂啸,时而静幽、舒缓地絮语、浅笑、低吟、漫唱,表现出太湖丰富的性格内涵。
太湖一日数变,一时数变,动静无定时,往往是突变。动时,湖浪、树浪、山浪,一齐向四面八方推过去,再挤回头。头戴雪白湖花的浪涛,一群群呼啸而来,猛击石埠头。小小的太湖,顷刻间便扩展成了汹涌的大海。
静时,半透明的湖水,平滑如镜,山似文静娴雅的少女,树叶眼睑低垂。风息浪止,偌大的太湖,陡然变得极小,顷刻间微缩成仿佛案头养雨花石白瓷浅盆里的一勺透明的清净的水。
石公山,是三面伸向湖中的石岛,宋代曾在此山上、此水中开采过太湖石,直至现在,沿山岸的水边,还有一些当年采石后遗下的玲珑石洞。坐在水边,可以静听风涛进出洞口,如鼓击钟鸣。还有一些具有瘦皱透漏特点的大大小小的太湖石,在洞口风涛中游来游去。
石公山上,多奇石、怪石、危石、灵石。常有怪诞巨石,数块累叠一起,成一怪洞。洞不深,但诡奇,有引人探究的魅力。有些四面腾空,仅一角支撑在它石上的巨型危石悬于头顶,似随时可以坠落。但它已在此危境中生活了千万年。石公危石,也有杂技演员的惊险技巧。
大自然巨人用它的大手掌和巧指头,花了千万年时光,雕刻成两座石像,安放在石公山东麓。此雕像,即凝望湖中月的石公石婆,石公山也因这雕像而得名。
弯曲的和陡直的山道,或以条石砌成梯级,或就巨岩上刻磴为阶。还有在两边石壁的裂缝间,修建一条宽仅二尺的狭窄的石质天梯几千级,直登山顶。这是一条陡险的登天道,只可上不可下。
路亭、观景亭的亭型、亭色虽少变化,但亭址往往选得极佳。有的高踞山顶,有的立于悬崖边缘,有的骑跨半山石径上。从亭位的不同高度,不同视角仰观俯察,可观苍茫烟霭,明媚晴光,夕霞晨曦的无限诡变。
在湖边水中设基建造的那座水榭,又构建出另一种情趣的微观世界。可在此临水垂钓,细数游鱼。
太湖最佳处,自然是西山。若以 一座单独的小山而论,鼋头渚和石公山,便是太湖诸美中最为集中的两个点。这两座黛色石山,恰似美女两只耳垂上的两颗翡翠饰坠。
鼋头渚有数千百年建筑、石刻等文化积累,石公山则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从潜在的未来展望,鼋头渚美的优势已十分显露,而石公美的优势方开始露头。
鼋头渚收缩于湖湾底部,石公则三面突出于湖中,目力所及,纵横百里。石公山前,远远近近,散布大大小小的点点石岛,视野开阔,但又不单调。
石公山前,水面无边际。辽阔水域正是快艇的好赛场。
西湖美,美在婉约。可以轻桨欸乃,但难以展开狂放的艇赛。太湖美,美在豪放又兼婉约。既可轻舟荡桨,又可快速飞艇,狂放逐浪。
(艾煊)
〔民间文学〕 传说东海龙王有十个儿子,在分封水国的时候,只有他的第九个儿子九龙愿意离开东海。因此,龙王把太湖水域给了他,封他做了湖王。湖王带着虾兵蟹将来到太湖,只见湖底朝天,滴水全无,沿岸的禾苗都枯焦了。路无行人,村无炊烟,处处是一片破败的凄凉景象。湖王当即张开大嘴喷水,下了一场大雨,从此大地回春,百草返青了。
这时,水面上突然奔来一位美丽的姑娘,对着湖王拜道:“感谢大王的救命之恩!”
湖王问:“你是何人?”
姑娘道:“我是太湖的碧波仙子,因我不愿和夏妖成婚,他便放火要活活地烧死我,亏得我躲藏在深井里,但已奄奄一息啦,幸亏大王下雨。才救得我一命。”碧波仙子说完,便翩翩起舞,双手舒展着翠绿色的长袖,嘴里哼着好听的歌曲,踏着水波飘飘而去。
碧波仙子还活着,居然又唱歌又跳舞,夏妖怒极了。他张开血盆大口,对着太湖狠狠地连喷三口大火。茫茫太湖八百里,浩瀚水面三万六千顷,居然经不起夏妖的三口火。一口火,太湖水滚滚煎;二口火,太湖黑,冒青烟;三口火,太湖白,底朝天。湖王也险些被大火烧伤。碧波仙子呢,没人知道她的凶吉。
湖王惦念着碧波仙子,赶忙张口喷水,转眼之间,太湖里又白浪滔滔,天水相接。碧波仙子又出现在湖王的面前,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湖王为了救护碧波仙子,就用他那威力无穷的神水,在林屋山里雕凿了一个美丽非凡的水晶宫。宫里有雄伟壮观的金庭玉柱,有九曲十八弯的空中长廓,有拔地而起的石笋,有参差不齐的倒悬塔林,有展翅欲飞的石燕,有大小不一的石蘑菇,有清脆悦耳的石钟石鼓,有幽雅别致的石床。湖王就请碧波仙子住在这个绝妙而又秘密的宫殿里。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夏妖得知了碧波仙子的下落,便来找湖王算帐。夏妖对着湖王喷火,湖王对着夏妖喷水。连斗了七天七夜,不分胜败。碧波仙子急中生智,对着夏妖的大嘴巴掷了一把太湖里的黄沙。夏妖呛了一嘴黄沙,顿时火焰熄灭,光冒黑烟。
夏妖见势不妙,拔脚就逃。湖王用水把他围住,碧波仙子又向他连掷三把黑沙,一霎时火绝烟灭,湖王把他擒住斩了。杀死夏妖的地方,从此就叫镇夏。
自从灭了夏妖,太湖就再也没有干过。湖王就把王府做在林屋山的水晶宫里,因为他老九,所以大家叫它天下第九洞。
碧波仙子呢,搬出了水晶宫,回到烟波浩瀚的太湖里,依然唱着歌,跳着舞,过着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李洲芳 整理)
上一篇:描写《褒禅山》的诗词与文章
下一篇:描写《西陵峡》的诗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