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洞
位于石台县,六都鱼龙山下,故名。亦称龙仙洞,为石灰岩质,深邃幽奥。洞口呈半圆形,似鳄鱼嘴,钟乳倒垂,列成利齿,下颔成清水潭、碧水四季长流不涸,声如丝竹。梅雨时节,泉水涌雪,声如洪钟。唐大诗人李商隐有《鱼龙洞》赞。入洞乘小竹筏,初极狭隘,如咽喉,洞中布满各种倒挂的钟乳石和层层石幔,筏过一里许和三道天然洞门后,似洞穷水尽,但帷幕下有一椭圆小洞,人可佝偻而过,洞身豁然开朗,高约14米,宽12米余。水呈麦绿,潭深叵测。一花纹密布的巨型圆石柱直插潭底,名擎天柱。洞如藕状,或宽或窄。两岸奇石纷列。莲蕾初开,玉桂生枝;攒戟林立,钟鼓盘地,狮子腾空;仙蛙跃水、仙人奕棋、仙翁出龛,石笋石螺星罗棋布。水中洲渚似海岛,两岸沙滩宽阔松软,游人坐筏游弋,可泊岸小憩。洞内夏季凉风习习,冬季热风扑面,过七节藕形水洞,地势渐高,水浅石出,游人舍筏徒步,奇景突变。有一石洞大厅,可容数百人,并有巨石屹立洞中。一缕金光由洞顶小孔直射巨石,攀缘其上可蹲盘小憩,借小孔眺望洞外红日和天光云彩。明何尹有诗“清泉出幽壑,红日映苍岩;绝妙鱼龙洞,尘壤别一天”。过沙滩仍有溪洞,洞源自九华山脚。
〔古诗文赏析〕 鱼 龙 洞 唐·李商隐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常见骑白龙。
洞门墨无底,日夕唯雷风。
清斋采入时,戴花兼抱松。
石径阴且寒,磬响如远钟。
又若山林处,双屐声冬冬。
低碍更俯声,声速昼夜同。
时时白蝙蝠,飞入茅衣中。
行久路转窄,静闻水淙淙。
但愿逢世人,自得朝天宫。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年年山下人,常见骑白龙。”扁鹊是战国时著名的医学家。《史记》中有他的传,但未提到他修道成仙。因此,扁鹊疑是窦子明之误。这四句是说每年山下居住之人,经常能看得见他仍骑着当年升天的白龙,往来倏忽。
鱼龙洞前伫立,那洞门中黑漆漆的似如无底。而到了日夕黄昏时分,洞中贯出阵阵冷风,兼之山上松涛洞里空瓮之声,又如暗雷滚动一般。如吃素戒荤者,当来此采撷新鲜入时的山珍菜蔬,再头戴花环手揽苍松,这是一种何等的情趣。岂知,这一切均乃是洞中钟乳石的种种造型。
洞中的石径陡峭险峻而且寒风扑面,洞的深处不时传出如磬的声响,又如远处的钟鸣嗡声大作。人行钟乳石笋的丛林之中,仿佛置身于丰茂的山林,只是足屐踏处,不是松软的枯枝败叶铺就的林地,而是可咚咚作响的空洞的岩石。
顶压石突之处,还得俯身爬行。远处的声响,不知是风声水声,却在这里昼夜难辨的洞中永无止歇地鸣奏。不时还有洞中深居的白蝙蝠,无声地扑入芳草编就的衣篷之中。
洞中行愈久,入洞则愈深,路径也愈窄,止步伫立,跫音顿失,更添幽静。而涧中的淙淙流水却愈见分明。在这洞深人单的时刻,心中自然便浮出愿望,祈得遇逢世人。否则便会自以为进入得见天子的宫阙了。
素以诗风怪谲著称的李商隐,此诗却显得写实俗凡。他的《玉谿生诗集》和《全唐诗》均未收录此诗,难道是此诗非他所写?或者是此诗写得“下里巴人”,而少“阳春白雪”之气息,他与《全唐诗》编集者均不忍心收入典雅的传世之诗集?此诗抄自嘉靖年间的《池州府志》,注明李商隐所写,或是他游览洞府以应景偶作,也是可能之事。
诗虽不甚高雅,但作者却尽其笔力,再现了一幽洞之府阴寒奇特的景观,凡进洞游览者也皆会有类似的遇见与感受的。
(舒咏平)
〔现代散文〕 鱼龙洞在南阳湾。从肉身殿走平田冈,过转身洞,经南一、二、三天门,就到了南阳湾。这是古时从徽州上山游览,朝拜地藏的大道。沿途茂林修竹,景色秀丽。
转身洞高七尺,宽约八尺,深一丈二尺左右。经洞口时,可见两旁各有一眼深井。洞前空地上,花木丛生。当年此处曾是僧人精心培植的小园林,被誉为“九华第一花园”。再外则为山僧耕耘的土地。古代的文人雅士,将僧人春耕夏耘的农事,视为“仙人”游戏。有诗写道“洞口奇峰吐玉莲,寺门回瀑露珠泉。仙人春到闲无事,犁月耕云学种田”。其实,僧尼为了生活,种粮种菜,是很辛苦的。从转身洞越分水岭,出南二天门、南一天门至南阳湾,约五六里路至鱼龙古洞。
鱼龙洞,门前古藤盘绕,洞旁有棕榈数株。前有小石桥,桥下溪水从洞内流出。洞高六尺多,宽四尺多。圆形洞门内,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五彩纷呈,加之岩壁色泽鲜明,好似一幅奇异的五彩壁画。离洞门九尺多处是一个水塘,泉水外溢成小溪,从洞中流出,其水力之大,可推动三部水碓同时舂捣稻谷。在塘侧踩跺地面,响声咚咚,回响洞内,似擂鼓,又似锤击空壁。
洞中蜿蜒曲折,不知其深,须乘坐小竹筏或小木舟,方可在洞中溪水上轻浮徐进,秉灯揽胜。由于此洞乃是个水洞,水者鱼龙居住之洞府也,故有了“鱼龙洞”之名。《池州府志》、《九华山志》等书称它为“第一奇洞”,并有详细记载:“洞中有涧水,随洞屈曲而流,入者编筏秉火,循岩岸而入。中有绿鱼、白鸟,有洲渚;岩壁嶙峋,如玉笋、如莲花、如攒戟;有玉柱、有芙容缸、有钟鼓石,有仙人棋盘,有书龛仙翁,有狮子、仙蛙、奇形异状。抵洞之尽处,上有一窦,日射五彩,光芒不可状述”。志书还记载了许多传说;洞广邃如堂,可容数百人,怪石成仙佛之像,洞悬钟乳,若幛盖,若槐荫,旁列金黄牡丹、仙桂等花。有猎者逐鹿,偶然入洞得游览胜景,并折花而归,人皆惊异。及重入其中寻觅,却已失去其所在,清光绪年间,有一名周山门之士携琴载酒,出入烟霞于九华山十五年,遍访“奇外之奇”,是个“九华通”。他对上述记载,作了肯定:“此山南鱼龙洞中实景,非幻景也。”现在,经旅游部门开发,游人不仅能乘舟筏深入鱼龙洞,而且还开发了不少新的洞窟。配之以五彩灯光,洞中的各种形态的石钟乳,更显得千姿百态,并反射出迷人色彩。
离鱼龙洞二里许有神仙洞。洞门面对三溪上的五孔石拱古桥,洞东南角一平坦山路与桥相通。相距数里还有赤壁洞,洞深数尺,高丈许,因四洞岩壁赤彤彤如火焰燃烧而得名。
(个竹)
〔民间文学〕 从前,在九华山后山有一谢村,住着一位从小失去双亲的小伙子。他忠厚、善良,在村里一位大财主家帮工。一天,财主给了他一锭银子叫他进城买衣料。当他走到城中一座桥上,见许多人围着卖鱼的白胡子老者,便凑上前去观看。老者鱼已卖光,只剩下瓦钵里的一尾绿色小鱼。那鱼在阳光下,显得碧绿透体,煞是好看。不时地摇头摆尾并张开口,象是在和他说话,又象是在求救。顿时使他想起昨夜的梦境,他去河边挑水时,一位美丽的绿衣姑娘站在岸边,含情脉脉的望着自己。正待上前和她搭话,可那姑娘却转身投进河里,变成了一条绿色的鱼……
白胡子渔翁见小伙子那副入神的样子,便问:“小伙子?我这可是一条宝鱼,你花一锭银子买去吧!”这时钵里的鱼一个劲地蹦跳着,一下子蹦出了瓦钵。小伙子急忙弯下身子双手轻轻地将小鱼捧起,谁知口袋里的银锭滑出,老渔翁顺势拾起银子说:“小伙子,这正够买鱼的银两,绿鱼归你了,恭喜!恭喜!”,“我……我……”,小伙子想到财主叫他买衣料,急得连话都讲不出来了,但渔翁已将银子揣进了怀里,还一个劲地催他快回家。这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只得捧着瓦钵一路上望着里面的绿鱼发呆,心里却发着愁。
走着走着,这时,刚才还空空的口袋,怎么觉得又沉甸起来?小伙子用手一摸。咦?银子怎的又回来了!于是他赶紧在城里买好衣料,高高兴兴回去了……
路过村边那条河时,小伙子看着那钵里挣扎的小鱼便把绿鱼放进河里,让它自由自在游走了。
几天后,财主叫小伙子到山野去打猎,可他在野外转了一天,也没见到个猎物。眼看月亮要爬上山了,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星灯火,便朝那里走去,到了跟前一看,原来是个石屋,里面亮堂堂的。只见一位绿衣姑娘,正在忙着上饭菜,似是要招待贵客,他站在门外问道:“大姐,请问你……?”绿衣姑娘腼腆地说:“你还记得托给你的梦吗?你救了我的命,爹爹让我终身报答!”小伙子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姑娘是仙翁之女。
仙翁有许多女儿,长大后,就派她们到人间去帮助贫苦百姓。这位绿衣姑娘,就是仙翁小女儿。小伙子的忠厚老实,感动了仙翁,仙翁暗自要将小女许配与他。谁知这时仙翁已来到石屋门前,姑娘一见忙对小伙子说:“快来见过我爹!”原来仙翁就是那个老渔翁,小伙子忙上前行礼,叫了 一声:“爹!”。
仙翁见这乘龙快婿,实是高兴,说:“我将小女许配与你,每年三月三别忘了去看我!”说完,一阵风就不见了……
后来,他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每到三月三,绿衣姑娘和众姐都化鱼入水,游进鱼龙洞去看望父亲。因此,这一天,人们在鱼龙洞能见到许多美丽的绿鱼呢。
(书建 整理)
上一篇:描写《高峡平湖》的诗词与文章
下一篇:描写《黄陵庙》的诗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