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 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 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 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 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 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 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 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 铁索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 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来时务割据, 几渡战血流寒潮。
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 不用长江限南北。
〔瘗(yi)〕埋葬,埋藏。传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望见江东有天子气,曾在此埋金镇压,因名金陵。〔王〕通“旺”。〔黄旗入洛〕这是三国时东吴末帝孙皓的荒唐故事。当时国中传言:“黄旗紫盖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扬之君乎?”“吴天子当上”,去当中原皇帝。孙皓闻之大喜曰:“此天命也”。于是载其母、妻子及后宫数千人西上,云青盖入洛阳,以顺天命,行遇大雪,车陷泥中,兵士被甲持杖,百人共拽一车,寒冻疲惫,不堪忍受,皆曰:“若遇敌,便当倒戈耳。”皓闻之,方还。〔祥〕此指吉凶的先兆。孙皓以为青盖入洛的谣言是吴灭晋之祥兆,而其后却亡国降晋,举家成为战俘被西迁洛阳,故云“竟何祥”。〔铁索横江〕三国末年,晋兵顺江而下攻伐吴国。吴军无力抵抗,就在长江险要处设置铁链,以图截断晋军的战船,结果被晋兵火船把铁锁烧断,导致了全线崩溃,军败国灭。
作者高启于洪武二年(1369)被召到南京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这首歌行体的七言诗即写于此时。他登上金陵的雨花台,俯瞰大江,吊古凭今,谴责历代封建统治者依恃长江天险分裂割据,昏聩亡国的罪行,抒发了饱经战乱之后,对国家重获统一的喜悦之情,表现了诗人的政治历史观点:山川天险不足恃,不修政治,不惜民命,必然覆亡。
全诗分为三层。前十二句是第一层,极写金陵山川的雄奇壮伟,描绘出一个雄浑阔大的艺术境界,为以下吊古凭今张本。“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四句,采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把大江东去,浪叠波涌和钟山突兀而起,逆流蜿蜒西去的金陵地理形胜刻画得气势磅礴,出神入化。“佳气葱葱至今王”是烟水苍茫,山岚葱翠的浑成景象。尽管当年秦始皇曾经在此埋金镇压,可是那被望气术士称为祥光瑞气的山光水色而今反倒更显得郁郁葱葱,气象万千。中间八句怀古,作者由对眼前落日荒烟下壮丽山川的静观,沉入对金陵历史的反思。“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这是个反问句,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突出金陵虎踞龙盘,固若金汤,纵有百万雄兵也难以攻破的客观地利优势,然后从反面引出六朝建都于此,却递相亡国的史实。下面八句就以孙皓亡国为重点,概括六朝的衰亡史。当年富丽堂皇的宫殿而今化作一片废墟,草木丛生,落叶萧萧;往日繁华已成了凄凉的历史梦境。而历代割据一方的统治者为了达到称雄争霸的目的,不惜穷兵黩武,多次发动战争,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祸害,秋风夕阳下寒冷的深红江潮,流淌的不正是千年的战血吗?最后四句是第三层,由吊古转入凭今。写朱元璋结束了元末战乱,统一全国,四海一家,长江天险不再是分裂中国的鸿沟和产生战乱的渊薮。一个“幸”字,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肯定和喜悦,同时也暗含着一种深刻的忧虑和谏戒:山河之险不足以依恃,不修政治,终必败亡。要保持和平统一的局面,就必须接受“在德不在险”的历史经验教训。这种忧喜交织的情感,尽管发自作者个人的内在愿望,却代表着历史和时代的进步要求,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饱受长期乱离之后,获得暂时安定喘息的广大人民的共同心理倾向,愿望和要求。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值得称道之处。首先是结构严谨,浑然天成。山川地理、历史、现实,内容相当丰富;郁闷、喜悦、忧虑,情感也较为复杂。要把这些多方面的不同要素有机合谐地结合起来,统一在一首诗中,需要很深的功力,不同于写一首单纯的小诗那样容易把握。这首诗的结构很具匠心,不仅把复杂的内容安排得条理清晰,层次井然,而且剪接得极其精粹,自然流转,一气呵成,毫无重累凝滞之感。如,“我怀郁塞何由开”四句,一般登临诗多把这种交待登临地点、时间的句子置于开头,由之带起所见景物。此诗却进行了颠倒,形成了局部倒叙的格局。即先写登台所见,然后再写出登临的时、地。其价值就不仅仅限于交待,而且具有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两句,承启很是灵动巧妙,由所见引入所思,由金陵山川跨入金陵历史,转折得轻省自然,衔接得天衣无缝。另外,这首诗用典很多,但却没有堆砌、罗列,卖弄才学掉书袋的毛病,也不让人感到晦涩难懂。这是因为这些典故的运用,都具有表现和突出诗歌主题思想的作用,是历史反思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这些典故,诗的思想情感必然流于空泛和肤浅,也决不会有那种深刻的历史沉重感。另外,这些典故大都是发生在金陵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传说,为登金陵雨花台所见所思的本题所必有,作者没有为了炫耀而拼凑,而是信手拈来,全无雕饰。再者,这些典故都并不生僻,只要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其实就是不了解其出处,有的甚或根本不需要知道是典故也不妨碍对诗的理解和感受。例如,“欲破巨浪乘长风”句出《南史·宗悫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作者化入诗中,不管读者读没读过《南史》,一点也不会影响自己的理解和欣赏。
上一篇:《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白沟·元·刘因》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