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会故人》言情赠友诗歌
一声新雁获花秋,片月吴淞共客舟①。
却忆去年今夜月,思君独上越山楼②。
林景熙遭受亡国的耻辱后,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愤慨与悲痛。他不肯仕元,也不作顺民,客居于会稽 (今绍兴市) 王英孙家,常往来于吴越之间,而笔端流露出故国之思,怀旧之情。他曾与友人暗中搜集理宗头骨,埋葬于越山。《梦中作》 四首,托言梦而纪实,凄怆悱恻,令人不堪卒读。但有的诗篇,写景抒情,别有一番气韵。
这首诗写于宋亡以后。在异乡吴中会见故人,应有欢愉的情绪,然而遗民的怀旧心态,布上了无穷的哀思,只能强忍泪水,隐含深情。起两句由景及情,不仅点明了时令季节,而且把两个不同的镜头组合成一幅深夜月下江上泛舟图。首句写岸边景象,刚从北方飞来的大雁栖息在水边的荻花丛中,呷呷的叫声划破了夜空的岑寂。月光映照着松江上荡漾的客船,他正与友人促膝长谈,情意深切。他们仿佛在诉说此时的羁情,又似乎追忆往昔的夜谈,或者是盼望日后的重聚。诗人运笔是何等含蓄、深婉,耐人咀味。
“却忆”两句抒情。诗人宕开笔墨,从眼前的相会的情景,牵引起对去年今日的回忆。同样美好的月夜,可是自己却孤独寂寞,思念旧友,夜不能寐。“思君独上越山楼”,一个“独”字,显示出诗人在清幽的景色中,倍加怀念友人的内心意绪,感情真挚深切。这与唐元稹《寄乐天》 “闲夜思君坐到明,追寻往事倍伤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里写得比较含蓄,没有吐露“追寻往事倍伤情”的心曲,但是作者独自登上越山楼,蕴含着欲想避开思君愁苦之情味,而事实上是不思量,更难忘。正如辛弃疾在《鹧鸪天》词中所描述: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可见诗篇末句的构想,加重了思君的情感浓度,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这首富有情韵的小诗,明白如话,纯从肺腑中自然流出,而以今宵相会与去年思君对比,化实为虚,使时空交错,融合一体。而且以景托情,融情于景,构成了含蓄蕴藉的优美意境,表现了他诗风的另一面—— “熙诗幽宛”( 《宋诗钞》 ) 的艺术特色。
注释
①吴淞: 即吴淞江,又名松江,在今苏州市南面,与太湖相接,为最大的支流。②越山楼: 故址在今浙江绍兴市郊。
上一篇:《听筝》诗文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吴歌二首》诗文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