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言情赠友诗歌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① 头白好归来。
杜甫和李白在洛阳的会见和亲如兄弟的友谊,已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郭沫若曾说,“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样的好朋友,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永远并列着发出不灭的光辉。”(郭沫若《诗歌史中的双子星座》)天宝十五年,李白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败亡,李白入狱,差点遭“极刑”。后来被长流夜郎。在流放夜郎途中,朝廷因天旱赦免罪犯,李白遇赦获释。当时,杜甫在蜀中,因消息闭塞,不知道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的情况,非常想念他,就写了这首诗。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衷”开笔二句直接抒发对挚友的思念、哀怜之情。一个“久”字,表达了这种思念之情由来已久。紧接着,诗人结合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了对李白怀才不遇,佯狂愤世的理解和哀怜。李白曾在被逼走投无路时,自云“我本楚狂人”,以狂放不羁的态度来愤世疾俗。一个“佯”字,既揭露了做为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却不得不“佯狂”的现实,又表现了杜甫对李白“佯狂”的同情和理解。而一个“哀”字,既是诗人对李白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无限叹息,又是诗人对自己与李白有同样遭遇的哀叹。可以说是同病相怜。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颔联运用反对,表现出了诗人与 “世人”对待李白截然不同的态度。“世人”即那些当权者。李白因永王一案被牵连,那些当权者却嚷着要将李白处以极刑。而在这个时候,唯独诗人自己爱惜李白和他的才华。“皆欲杀”是杜甫对他们的揭露; “独怜才”是诗人的抗争,同时一个 “独”字也道出了诗人与李白的深厚感情与理解。在一片喊杀声中,只有诗人爱惜和尊重李白的才华和为人,表现了诗人对李白在政治上遭受不白之冤的同情。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好像一幅画将李白的一生定格。“嗜酒见天真”的李白一生对酒的嗜好是有名的,他的诗篇也是很多的。“李白斗酒诗百篇”,他是有酒必有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有 “千首”诗篇来证明自己确有才华的人,最后落得在漂泊中只能以 “一杯”酒来相伴,可见是很不幸的了。“千首”与“一杯”通过数词的对比,写出了挚友的才华过人和命运坎坷。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这是诗人对挚友的深情呼唤。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在蜀。因此,他强烈地呼唤挚友回到年少时生活的地方,回到自己的身边来,结束诗酒飘零的生活,回归匡山,遁世避祸,了却毕生心愿,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相互关照、相互着想的崇高感情。就全诗来说,前边 “不见李生久”,最后 “头白好归来”,先是叹息很久没有见到好友,最后渴望见到好友,首尾呼应,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渴望见到朋友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注释
①匡山:指绵州彰明 (今四川北部)大匡山。李白少年时曾在此读过书。
上一篇:《上山采蘼芜》诗文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临江仙》诗文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