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逢原三首·(其二)》言情赠友诗歌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此诗写于嘉祐五年 (1060),即王安石的好友王令 (字逢原)逝世的第二年。至和二年 (1054),王安石赴召,路过高邮,王逢原赋 《南山之田》诗去见王安石,王安石大喜,“期其材可与共功业于天下” (《宋诗钞》),并将妻妹嫁给王逢原。王逢原诗学韩、孟,识度高远,可惜才高命短,年仅二十八而卒。王安石写下了三首悼念王逢原的诗,此是其中的第二首。诗表达了他和王逢原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以及他对王逢原的深切怀念。
诗的开头两句,作者凭着想象,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凄凉悲怆的画面。常州武进县南乡薛村的野外,故友王逢原的坟上已长满了野草,萧瑟的秋风又一度吹来,野草便吹得乱纷纷的了。这里的“又一吹”点明友人已经去世一年多,今天,作者还想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常州的故友之墓,尚故情难忘。此二句为景中见情之笔,其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是叹息王逢原怀才不遇以及他不被人理解。“妙质”指良好的才德。“微言”用的是《汉书·艺文志》“仲尼没而微言绝”的话,指含义精辟深刻的思想和见解。“唯有”二字,突出了二人之间真挚亲密的情感、思想。两句的意思是,在你生前,你精辟深刻的思想和见解,你良好的才德不能被当世重视和使用,只有我才理解。王安石有《思王逢原》一首云: “自吾失逢原,触事辄愁思。岂独为故人? 抚心良自悲。我善孰相我?孰知我暇疵?我思谁能谋?我语听者谁?……仰屋卧太息,起行涕淋漓。”可见,此二句虽为王逢原叹息,也含有对自身的感叹。只有作者和王逢原才互为知己。
五、六句回忆当年他们在江西一起读书饮酒的情景: 庐山向南倾,从天而降,对着我们的书案; 湓水向东流,滔滔而来,好像流进了我们的酒杯。此二句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气势雄伟,是难得的名句。《石遗室诗话》说: “学古人总要能变化。王荆公《思王逢原》云:‘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非从‘沲水流中坐,岷山到此堂’来乎? (少陵《秦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句)‘庐山’一联视 ‘沲水’一联无不及。”此评极是! 读此二句诗,我们可以想见作者和王逢原当日诚挚的友谊以及他们豪迈的气概,与今日的凄凉悲怆形成了鲜明对照,加重了作者对王逢原的怀念之情。
七、八句抒发慨叹。《史记·淮阴侯列传》云:“钟离昧曰:‘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 “随手尽”即由此而来。这里说: 那些往事都随着你的逝世而去了,要想同你重叙欢情,已经不可能。抚今忆昔,怎不感慨万端?全诗于此结束,然而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却像湓水一样滔滔滚滚、无穷无尽。
本诗从想象中友人的荒坟,到友人生前的怀才不遇,从两人当年读书饮酒的欢情,到而今的友人已去,旧事难寻,起伏跌宕,逐层深入,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上一篇:《怀陈将军同甫》诗文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怨诗》诗文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