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送元美》言情赠友诗歌
白羽如霜出塞寒②,胡烽不断接长安③。
城头一片西山月④,多少征人马上看。
我国历代以 “出塞”、“入塞” 、“塞上” 、“塞下”名题的诗作无计其数,其内容大致状边地风光之特异、征人情怀之幽深;有直接叙写金戈铁马,有婉曲褒贬穷兵赎武。由于题材牵涉民族家国之兴亡安危、征人离妇之愁苦怨怅,加上诗人巧为附声设色,往往表现得情致缠绵,感慨无限,很容易撩拨读者的情思。
李攀龙这首 《塞上曲》题为送元美,其实史书并无元美戎马边庭的记载。全诗的内容也远远超出了个人的离情别绪,表现甚为宽泛。
诗句开头以白羽 (翎箭,可以泛指兵器) 、寒霜带给人一个天地冻、人厮拼的严峻、肃杀的氛围。提起白羽,人们很快会联想到西汉以骑射称雄的飞将军李广 (因为唐朝诗人卢纶以他为题材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塞下曲》),李将军奋战匈奴,大小激战七十余次,建下殊勋。诗人在这里是否以此寄托了对出征将士要像李广那样早早报国立功的殷切期望呢?是的,因为形势是那样的险恶——“胡烽不断接长安”。17世纪中叶,以俺答为首领的鞑靼骑兵往还驱驰于陕西、宁夏、山西、河北一带,直达京畿。在这种情况下,即非诗人,一般读者也很容易作如此共鸣。诗人笔下的征人又是如何呢?更深夜静,他们依然戎马倥偬,还不时昂首翘望,注视着那京城郊外西山峰峦上的一弯明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明月简直就是多愁善感的信物,难以计数的有情人、诗人对着皓月倾诉衷肠。而这首诗里的明月更是非同寻常——它是京城附近的故国明月。诗人只写了 “多少征人马上看”,实际上在这 “看” 字的背后,隐藏了内涵极为丰富的思想。想些什么呢?诗人在这里因难见巧,限于篇幅,诗句言显而旨深,只勾勒了大致的线条轮廓,点到即止。可是读者根据“征人”看“明月”的指引,完全可以想象,此时此刻,征人们的心情肯定是沉重而复杂的,他们可能想到的,会是战斗的胜负、国家的存亡,或许还有家人的团聚、亲友的惦念。不管怎样,心情是深挚的、凝重的。这是在特定的环境里必然出现的心态。诗人运用了 “寓情于景物之中,托思于风云之表”的艺术技巧,省去了许多笔墨,留下了大片的余地任凭读者去神游冥索,“随人而宛转,与心而徘徊。”这就是这首诗思想内容最感人、艺术技巧最成功的地方。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表达真挚、深沉的思想内容,全诗显得气象雄浑,而且出之自然。塞外寒气凛冽,疆场戎马倥偬,黄昏孤月残照,征人思虑万千。全部诗句未加雕刻苦炼,而是随语成韵。境苍凉、情凄恻,涵盖深邃,一气呵成,颇得古风韵味,浑浑茫茫,难以句摘。
尚须说明的是李攀龙偏执于拟古。这首诗尽管以气象与蕴含见长,可是其诗意也有似曾相识之感,词句不乏临帖之迹。就是翻阅诗人自己诗卷,也有雷同之作。不过,提起李攀龙,人们还是常常提起这首诗。
注释
①元美: 王世贞,字元美,后七子首领之一。与李攀龙同主文坛,交谊甚深。著作甚富。②白羽: 箭。③胡烽: 敌人挑起的战火。胡: 古时称匈奴为胡,也泛称北方少数民族。长安: 借指明都北京。④西山: 北京城西郊山峦。
上一篇:《回心院·(其十)》诗文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诗文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