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言情赠友诗歌
难后怀蕙庵①
雨中山,山下渡,犹是旧时路。指尽征帆,都向日边去②。萧萧红蓼西风,白蘋秋水,望岭表苏郎何处③。莫回顾,只有烟雨鸣鸠,惊飞夕阳岛。断刹荒邱④,再赋鲍照赋⑤。归来又恐伤心,人非物换,空一座锦城如故⑥。
这首词是作者在清兵屠戮扬州后退守嘉兴时,寄怀隐居西湖的友人之作。上片,叙述沿途景物和思念故友的心情; 下片,写乱后景物,控诉清兵暴行。
开篇以淡语出之,雨中的山峰,山下的渡口,仍然是旧时的道路,明白如话,不见痕迹。但深察底蕴,又内含丰富,感触良深。“旧时路”,可知词人是何等熟悉,然昔日倥偬往来于此道路 并无“旧时”之感。而这次词人过此,却思绪万千,忆“旧时”而慨叹,铺垫全词物是人非的悲痛基调。‘指尽征帆,都向日边去”,含多重意义: 一为自然写景,群帆远影,汪洋缥缈; 二为寄怀友人,征帆天际,遥如日边; 三为时局形势,西北疆土沦亡异族之手,明朝旧臣皆纷纷迁聚东南海岸; 四为喻君如日,以表词人忠贞于南明孤王的志向。综此多重意义,可见词心婉曲,词境宽朗,益形国事危况,更增羁旅情伤。“萧萧红蓼西风,白蘋秋水,望岭表苏郎何处”,收起上片,转入怀友正题。昔时苏东坡戴罪谪居岭南,远离朝廷,身虽放荡江湖,心仍系于社稷; 而今友人宗麟,情虽略同“苏郎”,然国事日非,君王南遁,所系心之社稷已几不复存,因而面对“西风”、“秋水”,悲过“苏郎”百倍。
“莫回顾”三字,伤感至极,既结住上片怀友之情,又开启下片困厄愤激之思,沉著异常。因“莫回顾”,故唯有身边景物掠过眼前,远处之“烟雨鸣鸠”飞向“夕阳”,与上片“指尽征帆,都向日边去”同构其境,展现了自然宇宙与词人心灵共有的凄寒落寞的形态; 近处之“断刹荒邱”、“人非物换”,被清兵铁蹄蹂躏后的凄厉景象,尤令人胆裂心惊。而“归来又恐伤心”,寄情友人,是“莫回顾”的深化,表现了由盼其归到怕其归的心理变化。自古思友。多盼其归,如“恨到归时方始休” (白居易《长相思》),“相思难表,梦魂无据,唯有归来是” (欧阳修《青玉案》),而这里词人因恐其伤心而怕其归,可见情尤深,思尤切。词之结尾,“空一座锦城如故”之“空”,为全词字眼,反贯全篇。当年花气簇锦的城池,如今一“空”,回应全词,征帆远去、西风秋水、苏郎何处、鸣鸠惊飞、断刹荒丘、人非物换,皆落于“空”,而于人空、物空、国空、家空、景空、境空之中,唯有挚友之情充溢其间,缠绵环绕,绵绵不绝。
词人此作,有怀友的眷眷之情,有报国的拳拳之心,一片忠贞,由激情推出,又由深情涵住,令人读后,心往神驰,余韵无穷。词成未久,作者便坚守嘉兴孤城,城破不屈,朝服自缢尽瘁。沈雄 《古今词话》 曾评其 《拂霓裳》“望中原”词如一曲 《正气歌》,今观这首 《祝英台近》,亦于怀友情深处洋溢出浩然正气。
注释
①蕙庵:徐宗麟,字慧庵,一字蕙庵,江都人。明代天启丁卯科举人,崇祯庚辰进士,官杭州游击十六关副将。明亡后隐于西湖。②征帆: 远行的帆船。③苏郎: 指苏轼。此以苏轼客于岭南比喻作者所怀之友流离他乡。④断刹: 破庙。⑤鲍照赋: 南朝宋鲍照,东海人,字明远。工诗赋,为临海王参军。有《芜城赋》,写尽战乱城郭颓荒之景。⑥锦城: 锦官城,在四川成都西南,后亦称成都为锦官城。这里是泛指城郭而言。
上一篇:《癸未上元后永州夜饮赵敦礼竹亭闻蛙醉吟》诗文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离思五首(其四)》诗文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