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戏妻·第三折
(秋胡冠带上,云) 小官秋胡是也。自当军去,见了元帅,道我通文达武,甚是见喜,在他麾下,累立奇功,官加中大夫之职。小官诉说,离家十年,有老母在堂,久缺侍养,乞赐给假还家。谢得鲁昭公可怜,赐小官黄金一饼,以充膳母之资。如今衣锦荣归,见母亲走一遭去。(诗云) 想当日哭啼啼远去从军,今日个笑吟吟荣转家门。捧着这赤资资黄金奉母,安慰了我那娇滴滴年少夫人。(下)(卜儿上,云) 老身秋胡的母亲。自从孩儿去了,音信皆无。前日又吃我亲家气了一场,多亏我媳妇儿有那贞烈的心,不肯嫁人。若是他肯了呵,老身可着谁人侍养?媳妇儿今日早桑园里采桑去了。想他这等勤劳,也则为我老人家来。只愿的我死后,依旧做他媳妇,也似这般侍养他,方才报的他也。天气困人,我且去歇息咱。(下)(正旦提桑篮上,云) 采桑去波。(唱)
[中吕·粉蝶儿] 自从我嫁的秋胡,入门来不成一个活路。莫不我五行中合见这鳏寡孤独?受饥寒捱冻馁,又被我爹娘家欺负。早则是生计萧疏,更值着没收成,歉年时序。
[醉春风]俺只见野树一天云,错认做江村三月雨。也不知是谁人激恼那天公,着俺庄家每受的来苦,苦。说甚么万种恩情,刚只是一宵缱绻,早分开了百年夫妇。(云)可来到桑园里也。(唱)
[普天乐]放下我这采桑篮,我拣着这鲜桑树。只见那浓阴冉冉,翠锦哎模糊。冲开他这叶底烟,荡散了些梢头露。(做采桑科,唱)我本是摘茧缫丝庄家妇,倒做了个拈花弄柳的人物。我只怕淹的蚕饥,那里管采的叶败,攀的枝枯。
(云)我这一会儿热了也,脱下我这衣服来,我试晾一晾咱。(做晒衣服科) (秋胡换便衣上,云)小官秋胡,来到这里,离着我家不远,我更改了这衣服,兀的不是我家桑园!这桑树都长成了也。我近前去,这桑园门怎么开着?我试看咱。(做见正旦科,云)一个好女人也!背身儿立着,不见他那面皮,则见他那后影儿,白的是那脖颈,黑的是那头发。可怎生得他回头,我看他一看,可也好那,哦!待我着四句诗嘲拨他,他必然回头也。(做吟科,诗云)二八谁家女,提篮去采桑。罗衣挂枝上,风动满园香。可怎么不听的?待我再吟。(又吟科) (正旦回身取衣服做见科,云)我在这里采桑,他是何人,却走到园子里面来,着我穿衣服不迭。(秋胡做揖科,云)小娘子,支揖。(正旦惊还礼科,唱)
[满庭芳]我慌还一个庄家万福。(秋胡云)不敢!小娘子(正旦唱)他不是闲游的浪子,多敢是一个取应的名儒。我见他便躬着身,插着手,陪言语。你既读那孔圣之书,(秋胡云)小娘子,有凉浆儿,觅些与小生吃波。(正旦唱)我是个采桑养蚕妇女,休猜做锄田送饭村姑。(秋胡云)这里也无人,小娘子,你近前来,我与你做个女婿,怕做甚么? (正旦怒科,唱)他酩子里丢抹娘一句,怎人模人样,做出这等不君子,待何如?
(秋胡云)小娘子,左右这里无人,我央及你咱。力田不如见少年,采桑不如嫁贵郎。你随顺了我罢。(正旦云)这厮好无礼也! (唱)
[上小楼] 你待要谐比翼,你也曾听杜宇,他那里口口声声,撺掇先生不如归去! (秋胡云) 你须是养蚕的女人,怎么比那杜宇?(正旦唱) 你道是不比俺那养蚕处,好将伊留住,则俺那蚕老了,到那里怎生发付?
(秋胡背云) 不动一动手也不中。(做扯正旦科,云) 小娘子,你随顺了我罢。(正旦做推科,云) 靠后! (唱)
[十二月] 兀的是谁家一个匹夫?畅好是胆大心粗!眼脑儿涎涎邓邓,手脚儿扯扯也那捽捽。(秋胡云) 你飞也飞不出这桑园门去。(正旦唱) 是他便拦住我还家去路,我则索大叫波高呼。
(做叫科,云) 沙三,王留,做哥儿,都来也波! (秋胡云) 小娘子休要叫! (正旦唱)
[尧民歌] 桑园里只待强逼欢娱,唬的我手儿脚儿滴羞蹀躞战笃速。他便相偎相抱扯衣服,一来一往当拦住。当也波初,则道是峨冠士大夫,原来是个不晓事的乔男女。
(秋胡背云) 且慢者,这女子不肯,怎生是了?我随身有一饼黄金,是鲁君赐与我侍养老母的,母亲可也不知。常言道:财动人心。我把这一饼黄金与了这女子,他好歹随顺了我。(做取砌末,见正旦科,云) 兀那小娘子,你肯随顺了我,我与你这一饼黄金。(正旦背云) 这弟子孩儿无礼也!他如今将出一饼黄金来,我则除是恁般。兀那厮,你早说有黄金不的?你过这壁儿来,我过那壁儿看人去。(秋胡云) 他肯了也。你看人去。(正旦做出门科,云) 兀那禽兽,你听者!可不道男子见其金易其过,女子见其金不敢坏其志。那禽兽见人不肯,将出黄金来,你道黄金这般好用的! (唱)
[耍孩儿] 可不道书中有女颜如玉。(秋胡云) 呀!倒吃了他一个酱瓜儿。 (正旦唱) 你将着金要买人殢云殢雨。却不道黄金散尽为收书。哎!你个富家郎,惯使珍珠,倚仗着囊中有钞多声势,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秋胡云) 小娘子,你不肯,我跟你家里去,成就这门亲事,可不好也? (正旦唱)
[二煞]俺那牛屋里,怎成得美眷姻,鸦窠里怎生着鸾凤雏,蚕茧纸难写姻缘簿,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沤麻坑养不活比目鱼,辘轴上也打不出那连环玉。似你这伤风败俗,怕不的地灭天诛。
(秋胡云)小娘子休这等说,你若还不肯呵,我如今一不做二不休,拼的打死你也。(正旦云)你要打谁? (秋胡云)我打你。(正旦唱)
[三煞]你瞅我一瞅,黥了你那额颅;扯我一扯,削了你那手足;你汤我一汤,拷了你那腰截骨;掐我一掐,我着你三千里外该流递;搂我一搂,我着你十字阶头便上木驴。哎!吃万剐的遭刑律!我又不曾掀了你家坟墓,我又不曾杀了你家眷属。
(秋胡云)这婆娘好无礼也!你不肯便罢了,怎么这般骂我?(正旦提桑篮科,唱)
[尾煞]这厮睁着眼,觑我骂那死尸;腆着脸,看我咒他上祖。谁着你桑园里,戏弄人家良人妇!便跳出你那七代先灵,也做不的主。(下)
(秋胡云)我吃他骂了这一顿,我将着这饼黄金,回家侍养老母去也。(诗云)一见了美貌娉婷,不由的我便动情。用言语将他调戏,倒被他骂我七代先灵。(下)
《秋胡戏妻》的第三折是全剧的核心情节,通过秋胡戏妻、梅英骂夫的冲突,赞美了梅英忠于爱情、坚持操守的品质、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和勇敢机智、刚强泼辣的性格,有力鞭挞和讽刺了秋胡愚滥荒唐的行径和伪善丑恶的灵魂。
戏妻的情节是有生活基础的。其一,古时男女授受不亲,二人婚前不相识,新婚三日即匆匆远征,一别十年之久,情感纵深也印象渐浅,归来时在桑园偶然相遇,秋胡衣锦荣归,衣着面目全非,梅英长年劳作,不施脂粉,蓬头垢面,与新婚时也应迥然有别。互不相识,就完全可能。其二,秋胡虽出身贫寒,但一旦发迹变泰,就成了统治阶级一员,多年在官场熏染腐蚀下,蜕化变质,干出欺压人民、调戏妇女的事,在当时社会中也不奇怪。因此,本折戏妻情节不但富于艺术趣味、戏剧性很强,而且在反映封建社会、揭示现实黑暗方面,有深刻的批评意义。
本折又分为四场来看。第一场,写秋胡自叙立功得官,请假还家探望母亲、妻子。其中特别言明:鲁昭公“赐小官黄金一饼,以充膳母之资”。下文又再三提到。目的是强调秋胡后来以此金为诱饵去渔色猎艳,是忠孝两忘辜恩负德的行为,突出了其伪君子的面目。
第二场,写鲁母称赞梅英贞烈、孝顺和勤劳,甚至说: “只愿的我死后,依旧做他媳妇,也似这般侍养他,方才报的他也。”感念之情,发自肺腑,溢于言表。高明《琵琶记》第二十二出写蔡公病重时也曾对赵五娘说: “三年谢得你相奉事,只恨我当初,将你相耽误。我欲报你的深恩,待来生我做你的媳妇。”言语相同,都感人至深。这里除了通过鲁母之口赞美梅英的美德之外,还表现出十年来,婆媳同甘共苦,相依为命,感情深厚,非同一般。从而为第四折矛盾的解决做了准备——孝敬的梅英看在婆婆面上,才让步认了秋胡。另外,鲁母还说,梅英“有那贞烈的心,不肯嫁人”。贞烈的梅英,对父母主张的改嫁,尚且以死坚拒,更何况陌路之人的无礼调戏!秋胡遭痛骂不但是咎由自取,而且是势在必然的了。
第三场写梅英采桑。首先,[粉蝶儿]和[醉春风]二曲,倾诉了梅英生活中遭遇的重重艰难困苦:过门三日,便夫妻离别,十年孤独,形同守寡;家庭生计萧条,饥寒交迫;又被爷娘欺负逼令改嫁;还遇上久旱不雨,歉收年景。这些一齐沉重地压在梅英这个农家女子头上,年复一年,不知尽期,她怎能不叹息命运不好,怎能不对天呼唤:苦!苦!
二曲一方面反映了抓兵、逼婚、饥荒等天灾人祸给人民造成深重苦难的社会现实,一方面表现了梅英内心的痛苦忧伤。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处在那样的时代和社会,遭遇那么多的艰难困苦,只有乐观与斗争,没有痛苦和忧伤,是不可想象的,不真实的。梅英悲苦的唱词,使人物显得有血有肉,性格更为真实丰满。
[普天乐] 一曲以优美的抒情笔调,描绘了梅英在桑园劳动的情景:园中树荫浓密连绵,桑叶如同翠绿的锦缎。叶底晨霭未散,梢头朝露未晞,梅英已日出而作,提篮入园。她只怕蚕饥不敢耽搁,冲开烟霭,荡散露珠,手脚麻利地攀枝采叶,一会儿便忙得汗湿衣衫,她便脱下外衣晾在树上。
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象,俨然一幅罗敷采桑图。浓厚的生活气息,浓郁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流溢着作者对劳动环境和劳动妇女的赞美。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转瞬就遭到蜕化堕落的秋胡的破坏、搅乱和侮辱,他怎能不引起人们的憎恶。而这也正是作者绘此美景的预期目的。
第四场,戏妻骂夫,以鲜明的爱憎塑造了两个鲜明对立的形象。
秋胡的伪善面目和丑恶灵魂受到深刻揭露、有力鞭挞和辛辣嘲讽。道貌岸然的秋胡见到“一个好(美)女人”,便盯住动了邪念,为达到无耻目的,他做了淋漓尽致的表演。一、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吟诗“嘲拨”,借故搭讪,言语调戏,黄金利诱;二、动手拉扯阻拦,甚至以打死相威胁;三、恬不知耻,毫无愧悔;屡遭斥骂,充耳不闻;死皮涎脸,纠缠不放,赖着“我跟你家去”;最后被指着祖宗骂得狗血喷头时,虽感扫兴,却并不愧悔,更不知自责反省。说明其已完全丧失了是非美丑荣辱观念。由此可见,戏妻虽属一场“误会”,但又有其必然性。
作为秋胡的对立面,梅英的品质和性格又一次得到生动刻画。开始她看对方似“一个取应的名儒”,便以礼相待。不料竟是一“人模人样”的伪君子,她便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对言语调戏,梅英则正色斥责其无礼,示令其“不如归去” (滚开);对放肆地拉扯阻拦,梅英则勇敢地推拒,大叫高呼,使其有所顾忌,无机可乘;对黄金利诱,梅英则果断地将计就计,机智地脱身出园。之后,便反守为攻,愤怒痛斥对方是“沐猴冠冕,牛马襟裾”。“衣冠禽兽”的评语,一语中的,入骨三分。对打死的威胁,梅英则报以[三煞]、[尾煞]二曲给予严厉的警告和愤怒的诅咒,凛然的正气,大无畏的豪情,如火山喷发、劈头盖脸,令无耻的秋胡也颇感意外,心虚三分,不敢妄为,只好说: “你不肯便罢了,怎么这般骂我?”与第二折[煞尾]的夸夫相比,本折[三煞]、[尾煞]的骂夫更加痛快淋漓,更充分表现了人物的斗争反抗精神和大胆泼辣性格。
应顺便指出,本折中梅英毕竟还只是把秋胡当做一个陌路相逢的坏蛋来对待的。到第四折,她知道了这个坏蛋原来就是自己十年来思念的丈夫时,她气愤之外又加伤心,便坚决揭露其丑行,要和他离婚,表现出她那不受夫权压迫和“贞死”观念的束缚,自尊自重自强自立的人格,人物性格又显现出新的光彩。虽然梅英最后和秋胡相认,但一则是婆婆以死相劝,善良的梅英怎能无动于衷?二则秋胡惩办了来抢亲的李大户,可算将功折罪。因此,妥协团圆的结局还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而且比起《列女传》、《西京杂记》中秋胡之妻投水而死的悲剧结局来,杂剧中的梅英通过斗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教训了愚滥荒唐的丈夫之后,全家团圆,人物的封建贞洁观念要少得多,而坚强性格和反抗斗争精神大大增强了。
本折情节既有浓厚喜剧色彩,又有深刻社会批判意义。对照的写法,不仅把两个人物的品格刻画得格外生动鲜明,而且给人以深刻思想启示:梅英在饥寒交迫艰难困苦中,磨炼得更加坚贞刚毅,而秋胡在高官厚禄、养尊处优中蜕化堕落这一生活经验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
本折各场结构严谨、细密、前后映带呼应,互相补充印证,使得情节发展十分自然,人物性格显得更为丰满。语言保持着本色朴素、通俗流畅的特色,平实之中时见俊语。[十二月]、[尧民歌] 将梅英的心理写得如见如闻。[耍孩儿]、[三煞] 口吻逼真,愤怒憎恶之情刻画生动。曲白中梅英对秋胡的称谓,随冲突的进展而不断进化,“一个取应的名儒”,“谁家一个匹夫”,“不晓事的乔男女”,“这弟子孩儿”,“兀那禽兽”,“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那死尸”等等,词汇丰富,用语准确,感情色彩鲜明,生动表现出梅英的憎恶之情和泼辣性格,也看出作者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的功力。
《秋胡戏妻》在细节上有疏漏之处,最突出的一个就在本折。秋胡既已认得是自家桑园,面对在里面采桑的少妇,却丝毫也没联想到可能是自己妻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便上前调戏。这一细节处理不当,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性。后世的改编本,改为胡猜到是自己的妻子,为考验其是否忠贞,才故意调戏,梅英回家后揭发了此事,婆婆用拐杖打秋胡,让他下跪向妻子赔礼道歉。这样剧情较合理,真实可信,增强了喜剧效果。将秋胡由品质败坏改编为做法荒唐,为后来夫妻和好消除了难以消除的感情隔阂。然而,有一利也有一弊。二人的矛盾冲突也由此变成了纯粹人为的误会性的喜剧冲突,原通过秋胡堕落揭示官场污浊和统治阶级丑恶灵魂的思想倾向也大大削弱甚至消失殆尽了,作品的社会批判意义变浅变轻了。这恐怕又是改编者始料不及的。
上一篇:张生煮海·第三折·|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下一篇:柳毅传书·第三折·|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