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宾·薛仁贵荣归故里
张国宾
第三折
[上小楼] 蓦听的人言马嘶, 威风也那猛势。 諕的我战战兢兢、慌慌张张,只待要哭哭啼啼。这一壁、那一壁,怎生逃避?好着我磕扑的在马前跪膝。
【鉴赏】 张国宾,艺名叫张酷贫,大都人,元代前期杂剧作家。所作杂剧四种,一说五种,现存《薛仁贵荣归故里》、《相国寺公孙合汗衫》、《罗李郎大闹相国寺》三种。他的杂剧富有生活气息、词曲本色。
《薛仁贵》 共一楔四折,写的是出身农家的薛仁贵,武艺高强,投军效力。在残酷的战斗中,他立下54件大功,还三箭定天山。但总管张士贵冒领功劳,引起了争执,军师徐茂公令二人辕门比箭,薛仁贵因功分封兵马大元帅。薛仁贵得了高官后,梦见家中父母极端贫困,遂奉旨衣锦还乡和分别十年的亲人团圆。
第三折着重写薛仁贵入村遇见总角之交的挚友伴哥,趾高气扬,轻慢故交的事。作者通过伴哥的视角和口吻,从侧面进行描写,勾勒出薛仁贵发迹后的矛盾性格。[上小楼] 是其中一支曲子,写薛仁贵和伴哥正面相遇,伴哥躲避不及,窘态毕露。
曲的头两句 “蓦听的人言马嘶,威风也那猛势” 写得颇有气势。一方面表现了薛仁贵省亲队伍的庞大威风,另一方面表现了村里人伴哥突然遇到这种阵势的恐惧心理。“蓦” 字用得准确传神,很值得体味。伴哥突然听到人声嘈杂,群马嘶鸣,眼看着一大簇人马朝他直扑过来,因而吓得他“战战兢兢”、“慌慌张张”、“只待要哭哭啼啼”。“战战兢兢”、“慌慌张张”、“哭哭啼啼” 三个重叠词连用,通俗流畅,委婉动听,富有山野农庄的生活气息,形象地表现出伴哥的窘态。由于伴哥心里很害怕很慌张,他想逃而避之,然而,“这一壁、那一壁,怎生逃避?” 这三句都是家常口语,作者运用得极为自然。意思是说: 这一边,那一边都有薛仁贵的人马,前前后后被围得水泄不通,又怎么能逃得出去呢?现在,薛仁贵骑着高头大马,凭高傲视,而伴哥则 “好着我磕扑的在马前跪膝”。伴哥不得不跪扑在昔日心心相印的伙伴的马前,小心翼翼,口称 “小人”。从这种情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尊卑不等在两人之间筑起一堵又高又厚的墙,他们虽然重新相逢,但友谊已荡然无存。这令人想起鲁迅《故乡》 中闰土与儿时伙伴“我” 相遇时,闰土叫 “我” 老爷的情景。这支曲子虽然很短,但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内容: 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做了大官后,就不再是纯朴的农民了,与庄稼伙伴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的作品很多,如睢景臣的《般涉调·高祖回乡》,无名氏的戏剧《衣锦还乡》 等。
上一篇: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一折|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
下一篇: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第二折|原文|赏析|鉴赏|译文|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