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戏剧《梦乔吉》鉴赏
《扬州梦》全名《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写唐代诗人杜牧与杨州太守牛僧孺的义女张好好从相识、相恋到结为夫妇的经过。
张好好原是豫章太守张尚之从梨园中讨得的一个歌妓,当时年方一十三岁,善能吹弹歌舞,张太守曾数次给她算命,道她有夫人之命,只是暂时尚不知她姻缘在于何处。张太守与翰林侍读杜牧自幼为八拜之交,杜牧因有公干至豫章,事后将欲起程回京,张太守安排筵席,与他饯行,席间命好好为之歌舞一回,给学士送酒。杜牧赠好好瑞文锦一段,犀角梳一副,并即席赋诗一首,赞美好好的娇娆和歌舞。临行,杜牧不无遗憾地表示: “博着个甚功名,教俺做浮萍浪梗,因此上意懒出豫章城” 。虽然因为初次相遇,且好好年幼,不好忘情,但已为之动心,并且因此而轻视功名、懒于回京,却是很明显的了。
三年之后,杜牧因公差到扬州。扬州太守牛僧孺昔日与张尚之、杜牧为忘年交,原是父辈,特设席相请杜牧。杜牧为扬州景色深深吸引,想起当年隋炀帝幸广陵看琼花,一时繁华,天下无比。今日自己亲临其境,真乃繁华胜地,“则怕春光老琼花瘦” 。来到牛僧孺处,狂喝烂饮,一醉方休。这时张好好已被张尚之过房与牛太守为义女,经今三年矣。牛太守唤出好好歌舞一回,与杜牧奉酒。杜牧赞好好: “花比他不风流,玉比他不温柔” ,莺为之消魂,燕为之害羞,花间四友为之停飞发呆;杜牧和好好交换杯酒,对好好的体态风流赞不绝口,并情不自禁地要来文房四宝,作诗一首相赠,赞好好风流似嫦娥,美貌世间无。他对牛太守说: 好好似曾相识,但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见过。牛太守命好好回去,他对此于心不甘”,准备着人约黄昏后” ,“酒病花愁” 。
牛太守觉察了杜牧对好好的私情,让张千打扫翠云楼,杜牧若来,自己借故不见,只叫他在翠云楼上闲玩。杜牧来至翠云楼上,未见牛太守,自己便和家童睡着了。梦中张好好和另外四个小娘子前来服事杜牧,杜牧叫四个小娘子歌舞欢乐,自己在“脂粉队” “绮罗丛” 、“红遮翠拥” 中和好好同席共饮,与昨日牛太守筵席大不相同。杜牧渴肚害酒、馋眼看花,与婵娟相守相从,直吃到月转梧桐。正在这时,好好因怕牛太守到来而告辞,杜牧惊醒(《扬州梦》因此得名) ,仍怀念梦中 “彩云飞下广寒宫” ,“花间四友(四位娘子梅、竹、桃、柳)争陪奉” ,“不觉的困腾腾醉眼朦胧,空对着明晃晃烛影摇红” ,“这些时陡恁春寒绣被空,冷清清褥隐芙蓉” ,“晓来误入桃源洞,又则怕公孙弘打凤牢笼” ,“那里也情深意重,犹恐是梦魂中” 。好好告退,“绣被香寒,玉楼人去,锦树花飞,金谷园空,飞腾了彩凤,解放了红绒,摔碎了雕笼” 。虽然“风云气概都做了阳台梦” ,但“花月恩情犹似太华峰” ,“再不趁蝶使蜂媒厮断送,再不信怪友狂朋厮搬弄,但能够鱼水相逢,琴瑟和同,早跳出这柳债花钱面糊桶” 。如果说杜牧在牛太守宴上和好好还只是两相顾盼,情投意浓,那么经此一梦之后,他已下定娶好好为妻的决心了。
杜牧在扬州公差已毕,将要回程,对张好好念念不忘,“何日青鸾得同跨,锦衾绣榻,弓鞋罗袜,玉软香温受用煞”。扬州富户白文礼为杜牧设筵送行,杜牧向白文礼表白了自己对张好好的爱慕之情,要同她“天长地久享荣华” 。白文礼见此,愿意为杜牧成全这桩美事,杜牧感激不尽,表示:“纵有奢华豪富家,倒赔装奁许招嫁,休想我背却初盟去就他,把美满恩情却丢下。我直着诸人称扬众口夸,红粉佳人配与咱,玉肩相挨手相把,受用全别快活杀,做一对好夫妻出入京华,不强似门外缘杨闲系马” 。正如白文礼所说: “风魔了这汉子,若不成就此事,枉送了他性命也” 。杜牧对张好好已经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杜牧离扬州回京师三年后,牛太守任满赴京考绩,探望杜牧数次,杜牧不愿相见。白文礼随牛太守一起到京,有意撮合杜、张之事,便在金字塔安排筵席,相请杜牧之。杜牧是个“不恋富贵峥嵘,则待谈笑平生,不望白马红缨,伴着象扳银筝” 的人。避而不见牛太守,是因牛太守阻隔他与张好好之故;今日白文礼相请,他便欣然而往,要学醉刘伶,不学醒屈平,“因此上落魄江湖载酒行,糊涂了黄粱美梦” 。牛太守也来赴席,杜牧一方面答应来日设席请罪,另方面也责怪叔父“妬色独强性” 、“不志诚” 、“行浊言清” ,并明确要求牛太守对他要求娶配张好好一事表态。白文礼亦趁机说合,牛太守正在考绩,因好好之故苦于不能与杜牧相见,现在便顺水推舟,欣然允诺,唤出张好好与杜牧成亲。
杜牧欣喜之际,升为京兆尹的原豫章太守张尚之前来传示圣上旨意: 因牧之贪花恋酒,本当谪罚; 姑念其才识过人,不拘细行,赦其罪责。杜牧对张尚之保奏之恩表示感谢,承认自己“带酒簪花,沾红惹绿,疏狂情性”,而对与张好好结合意无反侮,只觉可喜,宁愿为此去做“五柳先生” ; 但最后还是愿意听从张尚之的劝告; “从今后立功名写入麒麟影” ,“毕罢了雪月风花,医可了游荡疏狂病,今日个两眼惺惺,唤的个一枕南柯梦初醒” 。
此剧通过与张好好相识、相恋到结为夫妇的过程,表现杜牧这个贪花恋酒的风流才子的性格,很有层次; 唱词富于诗意,折次安排紧凑。
上一篇:元戏剧《李好古·柳毅传书·尚仲贤》鉴赏
下一篇:元戏剧《杨显之·郑孔目风雪酷寒亭》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