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涵光《春雪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清]申涵光
北风昨夜吹林莽,雪片朝飞大如掌。南园老梅冻不开,饥乌啄落苍苔上。破屋寒多午未餐,拥衾对雪空长叹。去岁雨频禾烂死,冰消委巷生波澜。吴楚井干江底坼,北方翻作蛟龙宅。豪客椎牛昼杀人,弯弓笑入长安陌。长安画阁压氍毹,猎罢高悬金仆姑。歌声入夜华灯暖,不信人间有饿夫。
《春雪歌》是仿乐府歌行的即事名篇之作,描绘了早春时节北京贫民的悲苦和满清贵族声色犬马的糜烂生活;在强烈的对比中抒发了诗人悯时悲事的忧愤情怀。
全诗十六句,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春雪降临的自然景观并引发诗人饥寒交迫的感慨。从呼啸林莽的北风,到飘飞漫天的雪片;从园中无意争春的梅花,到觅食苍苔的乌鸦,开始四句从四个不同角度,描绘出一幅凄清的春雪图。农谚有“一年之际在于春”的说法。春天,是给万物带来生机,给人们带来希望的季节;春雪更是丰年吉庆的先兆,但作者笔下的春景透露出诗人对恶劣气候无可奈何的心情,隐含悲凄之感。接之,“破屋寒多午未餐,拥衾对雪空长叹”两句,从外部世界的描写锲入抒情主体居住的破屋寒舍。笔锋既承亦转,是诗作上下部分的过渡句。这前六句描绘了诗人感慨的具体环境,写得有声、有色、有情。这里有大自然变幻无常的气象,有生命世界适者生存的竞择,有时间的悄然延序——从昨夜西风骤起,到清晨雪飘,再到正午饥寒。在这三维空间里,诗人的情绪和周围的景物已充分交融。在表现手法上雪片如掌的夸张,生动、可信,与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如出一辙;傲寒迎春的梅花此刻却含冻不开,渗透了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拥衾对雪空长叹”一句,富有动感,于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寒士跃然纸上。
第七句以下为第二部分,从更广阔、深刻的背景揭示了诗人及广大人民饥寒交迫的自然、社会原因,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生活。“去岁雨频”四句追叙了去年以来北涝南旱的反常气候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去年以来,连绵淫雨如蛟龙翻潭,淹没了庄稼,浸蚀着贫民居住的小巷,使北方沦为一片泽国,而南方却地裂井干,江水枯竭。灾情之广,灾情之重,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计。至此,我们可以进一步领悟到前面的对雪长叹并非一时一地的个人感慨,而是黎民百姓长期困顿煎熬的悲鸣。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得到进一步展示。往下,“豪客椎牛”六句开始对天灾的慨叹转向对人祸的控诉。在这灾情严重的年月,官府本该开仓赈济,救民水火。可是那些入据中原的满清“豪客”,只知弯弓射猎,狂歌滥饮,甚至捕杀耕牛和无辜的百姓,哪想到人民死活!“弯弓笑入长安陌”,把“豪客”骄横拔扈的嘴脸刻划得入木三分。“歌声入夜华灯暖,不信人间有饿夫。”把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一边是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一边是啼饥号寒,饿殍遍野,强烈的对比,把统治者的腐败揭露无遗。读这两句诗,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唐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名句,可谓异曲同工。
诗人认为,“诗之精者必真,夫真而后可言美恶”(《聪山文集》);“吾观古今为诗者,大抵愤世嫉俗,多慷慨不平之音”(同上)《春雪歌》继承了乐府诗歌的传统,仗义直言,抨击时弊,表现了诗人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很值得一读。
上一篇:杨维桢《斗鸡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有所思》原文|翻译|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