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谣》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汉]民歌
结交在相得,骨肉何必亲。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从风暂靡草,富贵上昇天。不见山巅树,摧扤下为薪。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诗篇收在《乐府诗集》第八十七卷,属于《杂歌谣辞》,为乐府古辞。其产生年代不详, 《文苑英华》编次在梁刘孝咸后,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入《汉诗卷十》。根据作品反映的现实和语言风格来看,我们认为它产生在东汉后期的顺帝之后到建安之前,大致与《古诗十九首》同时。诗篇反映了世风人情的菲薄,知心朋友的难得,表现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的思想。
诗可分作三部分来读。
开首四句夹叙夹议,向读者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作者的交友观念,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尖锐对立。东汉后期,伴随着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游宦风气十分兴盛,大有类于战国后期苏秦那个时代。士人们为了升官发财,攫取声誉,往往不惜抛弃家小,长期奔走在外,至于友谊也就更顾不得了。联系当时人们对陈重、雷义互相推重、义同荣辱的行为致以“嘉似胶漆”的高度褒赏的史实,便可知当时的真挚友谊的可贵了。在这样一个世风菲薄的时代,必然会产生大量象战国纵横家苏秦那样徒有美好言辞、没有忠诚实际的人。在作者看来,结交的宗旨在于内心相投合,双方的心心相印,而不必计较什么是不是亲兄弟等等,作者这种交友观念影响深远,陶渊明《杂诗》中:“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盖本之于此。
中间四句叙议浑融,申足前说。在当时那种游宦之风的吹拂下,整个社会都变了模样。宦官、外戚、官仔等各大政治势力,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吏都大力网罗人才来为自己效力,致使“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送往迎来,亭传常满”,士人“离其父兄,去其邑里”,“窃选举,盗荣宠者不可胜数”。(引文均见徐干《中论·谴交》)。既有如此强大的阵容,那么有幸而“越龙门”者自然不乏其人。但在作者看来,这些人就象顺风而倒的山草一样,猝然被一阵风吹上了天空,就自以为获得了富贵,比别人高到天上去了:简直是俗不可耐。作者不由得想提醒这些得意忘形的家伙:你们没有看见那山顶上的大树吗?连它们也有被摇撼毁坏、让人们当柴薪烧掉的时候,何况你们这些微不足道的小草呢?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批判归批判,作者还得回到现实中来。但是现实真是太令人窒息了,简直就象一眼废井,里面充满了污浊的烂泥。大丈夫怎能甘心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呢?他热烈向往着外面广阔清洁的世界,宁愿到外面去做一粒尘埃。这种高昂的精神格调引起后世一些正直豪迈的文士的共鸣,百余年后左思的《咏史之五》中: “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高亢诗句,就与之一脉相承,后先辉映。
总起来说,诗的突出特点是纯朴质实。通篇无奇字,无丽语,只是随着心中所想,信口言来,不假任何雕塑。读着它,不仅没有一般诗歌中常有的美妙感,反而会感到几分朴拙。但细加品味,却是拙中藏秀,奇趣絪缊。作者精神品格中的那种高标异韵,透过这种古朴的艺术风格直扑读者心房,婉如黄土高原迎面吹来的爽风。就艺术而论,它固然不能与同时的《古诗十九首》比美,但其思想格调确为后者所远为不及。这也反映了当时民歌和文人诗的两种不同创作倾向——“缘事而发”和“缘情而绮靡”。
上一篇:刘彻《秋风辞》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秦韬玉《紫骝马》原文|翻译|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