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易水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明]何景明
寒风夕吹易水波,渐离击筑荆卿歌。白衣洒泪当祖路, 日落登车去不顾。秦王殿上开地图,舞阳色沮那敢呼。手持匕首掷铜柱,事已不成空骂倨。吁嗟乎!燕丹寡谋当灭身,田光自刎何足云,惜哉枉杀樊将军!
这是一首咏史诗。它的前八句记叙了这样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夕阳西坠,寒风吹拂着易水的微波。一群送行的人皆白衣白帽。祭过了路神,就要出发了。高渐离击筑,荆轲依着节拍悲歌,送行者皆垂泪涕泣。于是荆轲登车而去,终已不顾。到了秦王殿上,打开地图,同行的副手秦舞阳惊吓得脸都变了颜色,不敢作声。荆轲手持匕首,向秦王掷去。匕首掷中了铜柱。荆轲自知事已不成,但还空自倨傲的坐在地上大骂。
历代咏叹荆轲的文字很多,何景明此诗独特的地方,在于他对这个历史事件的评价。
不少人对荆轲这个刺客是当作失败的英雄来歌颂的。象太史公的《刺客列传》,叙史之中对荆轲多有褒扬。他写荆轲的死,是很悲壮的:“荆轲废,及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结尾又盛赞“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枉也哉!”陶渊明的《咏荆轲》诗也说:“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仅是易水饯行这个情节,陶诗就用了九十个字,刻画了一个悲凉慷慨的场面,把荆轲写成了绝世的英豪。为了对比,现将这一部分抄录如下:“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英雄。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相比之下,何景明《易水行》诗对故事的叙述,就没有这样浓烈的感情色影,写得简约平淡,特别是“事已不成空骂倨”中的一个“空”字,还明显流露出了贬抑的味道:你行刺不成,反被人刺成重伤,还坐在那里骂个什么呢?空费口舌罢了!这都说明了何诗对荆轲的态度 那就是,既承认他是反抗暴秦的勇敢战士,但对他的歌颂又有保留。
本来《易水行》诗重点就不在叙事,而在论史。所以诗人对历史事件简要叙述后,一个“吁嗟乎!”无限感叹,转入结尾三句,对这个历史事件中其他三个人物,一一进行了评价。
燕太子丹,为报秦王之怨,并为保全燕国,广求谋士侠臣,最后得到了荆轲,促成了这个荆轲刺秦的故事。对燕丹这种蓄意谋杀的行动,何景明批评他是“寡谋”之举,说他理当“灭身”。这倒与苏洵的看法相近。苏洵在《六国论》中曾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他们二人都认为燕丹依靠刺客行刺以成大事,是一种寡谋的下策,最后招致灭身之祸,是理所应当的。
田光是燕国智深而勇沉的处士,是荆轲的好友。由于太子傅鞠武的推荐,燕丹结识了田光,向田光求计。田光因年事已高,转荐了荆轲。之后自己为表明决不泄露谋秦的大事,就自刎而死。对于田光的死,历来也多认为是一种侠义忠信之举。而何景明却说:“田光自刎何足云”,认为这种自杀是不值一提的,是毫无价值的。为什么呢?大约也是因为他别无良策,只是参与了行刺的计谋吧!
“樊将军”指的是秦将樊于期。他因得罪于秦王,逃到燕国,太子丹把他收留了下来。荆轲计划行刺时,为取得秦王的信任,以便接近秦王,想拿樊于期的头作为晋见之礼。樊于期知道了荆轲的计划,遂主动献首, 自刭而死。对樊于期的死,何景明认为是“惜哉枉杀樊将军”,虽表示惋惜,但仍认为是死的冤枉 那么,谁来承担这个“枉杀”的责任呢?看来还要推到荆轲、燕丹的头上吧。
历代的文人学者,因为多种原因,对首创中华统一大局面的秦皇多数表示非议,因此,凡是反秦的人,不管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也不管他采取的什么手段,都很容易被视为志士仁人。这种历史观,沿习已久。何景明的《易水行》,虽不见对秦王有什么褒誉之辞,但对刺杀秦王的荆轲等人,却有着自己的评价,这是很能给人以启迪的。所以对其结尾的三句, 《明诗别裁集》评为”三语千古断案”;近人王文濡先生也说:“一结如老吏断狱,各论不刊。”㊟这倒是有道理的。
不去盲目推崇行刺暗杀,才能别寻一条新径,去抵御侵略,推翻暴君,解救国家和民族的危机。这就是这首诗高出前人之所在。
上一篇: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梁琼《昭君怨》原文|翻译|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