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有所思》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元]赵孟頫
思与君别来,几见芙蓉花。盈盈隔秋水,若在天一涯。欲涉不得去,茫茫足烟雾。汀洲多芳草,何心采蘅杜。青鸟翱云间,锦书何时还?君心虽匪石,祇恐彫朱颜。朱颜不可仗(一作复), 那能不惆怅。何如双翡翠,飞去兰苕上。
《有所思》为乐府旧题,本篇为赵孟頫所作的拟乐府诗。诗作通过思念情人的复杂心理的抒写,表现了一种真挚深沉的情思。
“思与君别来”四句写别离。前两句写时间别离之久,后两句写空间上相隔之遥。 “思与君别来”叙述平淡,而“几见芙蓉花”就情感深沉了。 “几见”二字暗含着久别难耐之意。一年一度的芙蓉花开已有几次了,仍不见情人归来。不写他物而独写芙蓉者,一来因为荷花的艳丽更易激起缠绵的情思,且与后面的“朱颜”相呼应;二来因为白居易那“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的名句,又为“芙蓉”赋予了特定的内涵。 “盈盈隔秋水”两句,进一步写相距之远。“秋水”典出《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这样的秋水,当然是“盈盈”,由此秋水相隔,说“若在天一涯”也不为夸张。相隔既久且远,思念之情自可理解,这就为后面的情感抒发打下了基础。
“欲涉不得去”四句写相思。由思念而决心前往寻找。寻找时还要带上象征爱情的礼物——蘅杜。然而茫茫烟雾充斥于浩渺的秋水之上, “欲涉”而不可得,采来蘅杜又有什么用呢? “汀洲多芳草,何心采蘅杜”,系由屈原《九歌·湘君》 “采芳洲兮杜茗,将以遗兮下女”化来。杜茗即蘅杜,香草名,象征纯洁的心灵与真挚的爱情。湘夫人采来杜茗赠给湘君的侍女,希望能与湘君一通最后的情愫。这里却是抒情主人公看到芳洲上繁茂的香草,因不能前往见到遗赠的情人而无心采摘。这种以行为的懒散来衬托心情的烦燥的手法,比之湘夫人的情感波涛,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欲涉”而采芳,因“烟雾”而无心。一个“欲”字可见思念之深,一个“涉”字知其决心之大。 “不得去”三字又表达了愿望无法实现时无可奈何的心情。此间情感曲折微妙的变化是何等的细腻呵!正是这种复杂矛盾的情感状态,才能把真挚深厚的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青鸟翱云间”四句写谅解。“欲涉”不得,只好等待书信。可惜的是连信也不来。“青鸟”两句正是盼书不至的失望心情的写照。青鸟为送信的神鸟,系神话中的西王母所使。《武帝故事》称,武帝见青鸟西来,东方朔就断定“西王母暮必降尊像”。故李商隐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诗句。据此, “青鸟翱云间”应为书信要来的征兆, “锦书何时还?”却是实际上盼书不至的失望。不过,思妇并未因而怨恨、绝望。 “君心虽匪石”句,既有淡淡的怨气,更多的却是信任和谅解。相信君心非石,也就是对自己纯真爱情的信任。然而, “虽”字一转, “祇恐彫朱颜”,却写出了思妇青春不再的恐惧,这又为那种信任和谅解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怨愁。在这里埋怨与谅解,信任与恐惧,矛盾交织地构成了思妇的特定心态。
最后, “朱颜不可仗”四句写惆怅。欲涉不得,盼书不至,信任和谅解又排解不了朱颜不复的恐惧。令人惊叹的是,当苦闷和惆怅达到高潮时,抒情主人公竟为我们升华出一个新的理想境界: “何如双翡翠,飞去兰苕上”,以想象代现实,把情感推上了高潮。 “翡翠”,鸟名,雄赤为翡,雌青为翠。兰苕为兰花的茎。郭璞《游仙诗》云:“翡翠对兰苕,容色更相宜。”意为彩色的翡翠鸟,雌雄双双,在幽雅的兰花间戏飞,更显得色彩谐调,光彩照人,令人向往。作者在此信手拈来,以表达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与其长期分离,坐视朱颜彫谢,不如化为翡翠鸟,双双飞翱在兰苕之上。于是,这四句诗中惆怅与想象相得益彰。想象得越美,越显得现实的无情;现实越无情,越能使想象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因其美好的理想,终究不过是想象之词,只能更增其惆怅。但诗却戛然而止,不再回到现实中来,全诗结束在一片幻景之中,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期待。
上述简析可知,诗中抒发的情感真挚、热烈、深沉、细腻。情感纯净而不单调,心情复杂而不失爱情专一。在艺术上,诗人也匠心独运,颇有特色。第一是巧妙地用典。妙就妙在用典而不留痕迹。“秋水”、“芙蓉”,看作直白的叙述也无不可。但如作典故看,就增加了诗的容量,丰富了诗的情感。似无典而有典,为读者的审美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汀洲多芳草,何心采蘅杜”, “何如双翡翠,飞去兰苕上”,虽然用典显露,但点石成金,别出新意,贴切自然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复杂心情与美好理想。用典或隐或显,均可谓妙手天成。第二是情感逻辑的严密。诗中的情感循着自然的逻辑前进。由相离而相思,由相思而谅解,由谅解而惆怅,由惆怅又升华出一个幻化的理想境界。真是环环相扣,步步上升,水到渠成地把情感推向高潮。其间虽无大起大落的感情怒潮,却不乏曲折迥环、跌宕多姿的细微变化。因而具有深沉的打动人的情感逻辑的力量。第三是文字风格艳丽,韵律谐调。用词上色彩浓艳。芙蓉、秋水、烟雾、蘅杜、青鸟、锦书、朱颜、翡翠、兰苕,简单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面。这艳丽的色彩正好与抒情主人公那浓烈的情思相契合。在韵律上,谐调自然,韵脚四句一转,恰当地表达了情感的发展轨迹。
总之,全诗思绪哀怨中有谅解,失望中有希望。全诗格调是于艳丽中见愁思,于惆怅中见乐观。这是一种真正的和谐之美。
上一篇:卢仝《有所思》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元好问《望归吟》原文|翻译|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