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草书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宋]陆游
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吴牋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
本诗属即事名篇的新乐府。
陆游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以慷慨激昂、直抒胸臆来表达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著称。然而这首诗却以醉后狂草来抒写忧国忧民的愁思,风格含蓄而狂放,在抒情诗中是颇具特色的。
此诗写于1182年,时诗人正谪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本诗开头就气势不凡,作者以高度夸张的口气说,把全部家产拿出来酿造美酒三千石,饮上万斛酒,也难以消除心头郁积的忧愁。由此可见愁多。诗人的愁,当然是指国家多难,人民涂炭。而这在当时明哲保身的人看来,实在是多管闲事,庸人自扰,故陆游干脆称之为“闲愁”,以表示自己偏要如此,态度坚决。实际上“闲愁”不闲。诗人自幼立志恢复中原,救国救民,曾多次上书提出作战建议,而且在南郑时曾身着戎装,亲临前线。但是他却不被皇帝理解,又加上投降派多次以种种借口对他进行诬蔑陷害,以致使他屡遭贬谪。朝政的腐败,收复失地的无望,无故遭贬的不平,这一切霎时间统统涌上心头,这么多的“愁”岂是几杯美酒能够“敌”得了的!怎么驱遣愁闷呢?诗人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采取了一种独特的方式——醉后狂草。应当补充一句,诗人的书法是相当有名的,特别是草书更为精妙。你看,酒醉之后,两眼炯炯放光,如岩下的闪电,他提笔在手,准备奋臂疾书了。这时当年杀敌报国的豪情又沸腾在胸中,与壮志难酬的苦闷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感情。他感到手中的笔就象当年亲临前线战斗时的长矛,于是不禁向四周环顾了一下,准备伺机一展身手。但是他突然感到茫茫的天地一下子变得狭窄了,竟没有找到自己这个爱国者的一席用武之地! “提笔四顾天地窄”一句感慨殊深。以上是写酒不敌愁,这是作草书的感情酝酿阶段。
“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 “挥扫”指挥笔疾书,“不自知”是指愁、闷、怨、恨齐集心头时感情处于难以控制的一种下意识的精神状态。忽然间,他感到胸中又充满了风云,象是借得了上天的威力。我们可以意识到,作草书本身已不是诗人此时的目的,而只是他抒发和渲泄感情的一种方式,因此诗人接下去并没有言及草书的内容,而是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极力对草书的笔力、形态和神韵作刻意的描写。 “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 “太阴”指月亮。这两句形容草书笔力遒劲,飞舞驰骤,象神龙战于野外,一片昏雾中还散发出血腥的气味,又象奇鬼摧摇着大山,连月亮也黯然无光。这两句的比喻新颖奇特,以“神龙战野”比喻草书纵横飞横,尤为形象入神, “昏雾腥”则用的是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嗅觉写视觉,增强了真实感,与下面一句共同形成一种气氛,使草书的狂放神韵充分显示了出来。——以上描写作草书时的精神状态和所作草书的气势与神韵。到这里,诗人只是把用以抒情的凭借——草书写了出来,但感情还没有充分表达出来,所以还不能收笔。
“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帻。” “帻”即头巾。前一句说作草书时暂时忘却了一切愁闷,与前边“闲愁万斛酒不敌”句遥相呼应,说明作草书远远胜过以酒浇愁;后一句生动而逼真地描画出了诗人此时豪迈狂放的情态,这是长久压抑的感情与深深的苦闷暂时得以舒展与渲泄时的一种忘形的表现。“吴牋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是说吴地所产的名纸与蜀地所产的素帛,书写起来还不足以快人心意,只有在那高堂的三丈墙壁之上尽情“挥扫”,才能使人心情畅快。这两句写得极妙,把诗人暂时发泄出来的豪迈狂放的感情又向上推了一层,使之达到最高潮。至此,诗人凭借草书驱愁抒情真可谓淋漓酣畅了,而全诗也戛然而止,令人有余味无穷之感,真是恰到好处。
本诗自始至终并未提及杀敌报国和对朝政不满,也没有忧国忧民的字眼,然而字里行间把上述感情表达得强烈感人。不过本诗的特点并不仅仅是含蓄,而是在含蓄中见狂放。“槌床大叫狂堕帻”中的“狂”字是点睛之笔。一个“狂”字贯穿全诗: “倾家酿酒”,痛饮万斛—是狂;忘我“挥扫”,借天之力—是狂; “槌床大叫”, “付与高堂”——更是狂。唯其狂,才能把久压心底的感情无所顾忌地抒发出来;唯其狂,才显示出了放翁的风格本色。总之,本诗是集爱国者、豪放诗人、书法家于一身的陆游的时代苦闷的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非放翁莫能为也。
上一篇:李贺《艾如张》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王桐乡《荔枝香》原文|翻译|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