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里巫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明]高启
里人有病不饮药,神君一来疫鬼却。走迎老巫夜降神,白羊赤鲤纵横陈。男女殷勤案前拜,家贫无肴神勿怪。老巫击鼓舞且歌,纸钱索索阴风多。巫言汝寿当止此,神念汝虔赊汝死。送神上马巫出门,家人登屋啼招魂。
《里巫行》为乐府古题,本篇是诗人高启拟乐府而为之。此诗生动而又客观地叙述了巫人“降神”治病的经过和结局,鲜明地指出它的欺骗性和危害性,以此警觉世人。
“里人有病不饮药,神君一来疫鬼却。”诗人开笔便写出一桩怪事,将此置于全诗之首,借以引起人们的惊讶和疑问。第二句便自己作出回答:“神君一来疫鬼却。”“神君”即对神灵的敬称;《史记·封禅书》载:“是时上求神君,舍之上林蹄氏观。”俗谚说:“恨病吃药,恨病扎针。”也就是说,人一但有了病,就不惜一切的用药积极治疗。可见,有病吃药即为常情。但是,诗人笔下的“里人”却出乎所料,一反常情,成为“有病不饮药”的怪人。他们“不饮药”并非是无钱吃药或不舍得吃药,而是不相信药可以给人治病,他们相信的竟然是“神君”。神来病除,透示出“里人”对神灵的盲目崇拜心理。这一问一答,通过崇拜神灵心理的叙写,显露了“里人”的愚昧,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原因。
第三句以下,诗人便开始描写老巫“降神”的经过。“走迎老巫夜降神,白羊赤鲤纵横陈。”“走”原意为跑,在这里应引申为慌慌张张。“降神”俗谓之“下神”,是巫人乞求神灵显现,为人们治病驱怪的一种骗人之举。“白羊”、“赤鲤”,一白一红,色彩何其鲜明,可见供品之美盛!“纵横陈”是说供品摆放得很讲究,既丰盛又很有条理。这两句叙述的是得病之后,他们不去买药请大夫,而是慌慌张张地去请巫人“降神”,虔诚异常,好象是神君真的要来了。“男女殷勤案前拜,家贫无肴神勿怪。”“殷勤”即情真意切,热情周到。“肴”指菜肴果品,此处是泛指好的供品。这两句是写在供品摆好之后,全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皆在案前行礼,叩拜下跪,乞求神灵,不要怪罪,多多保祐。乞求完毕,九、十两句写巫人粉墨登场: “老巫击鼓舞且歌,纸钱索索阴风多。”这个老巫煞有介事,焚香打鼓,边跳边唱,俨然象一个艺术家,集舞蹈,歌唱之精技于一身。其实,他哪里是在跳舞和歌唱?她是为欺骗“里人”在乱蹦乱跳乱叫,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即所谓“下神”。他简直是一个疯子,一个十足的精神病狂。可是,在他的一阵疯狂的蹦跳嚎叫之后,“纸钱索索阴风多”,神灵果然显现了。“纸钱”,唐临《冥报录》云:“镵纸为钱,以供鬼神, 自唐以来,始有之,谓之寓钱,言其形象与纸也。”“索索”,象声词,言纸响和鬼神出现时的声音。“阴风”即旋风,鬼神之风;传说日没云昏,旋风忽起,乃神降时之景象。风之旋转而吹者,其中必有鬼神而依之,低三尺以下为鬼风;高丈余而上者为神风。纸钱索索作响,阴风飕飕, 日昏云暗,神君真的被老巫请下来了!顿时,全家人心情异常兴奋和紧张,兴奋的是亲人获救有了指望;紧张的是怕言行有失得罪了神灵,与此同时,更觉老巫之伟大,巫术高明,上通神灵:“巫言汝寿当止此,神念汝虔赊汝死。”“赊”即宽缓之意。这两句是说,神灵显现之后,老巫再次施展骗术,装腔作势,假传神言,宽恕了里人。诗作至此,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喜剧性情节:神灵饶恕了世人,世人得到了解救,老巫“圆满”完成了“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诗中所有的角色都得到了满足,出现了“乐”的气氛。可是,诗人没有就此停笔:“送神上马巫出门,家人登屋啼招魂。”“马”谓神君所乘之马。“招魂”即人死过之后,魂与体魄脱离,各自存在,把离开的魂招回令其复合体魄,谓之招魂。这两句是写人们恭恭敬敬地将神君和老巫送走之后,就急忙到屋顶哭泣嚎叫着为自己的亲人去招喊魂灵。一个“登”字就将全家人的急切心情淋漓尽致地予以表达。这就是老巫“降神”治病的结局!这也就是诗人要告诉人们的结局!这结局很显然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悲剧。在悲剧出现之前又以“乐”加以渲染。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里,高启所写乐事正是十倍百倍增其哀悲。我们不能只为这种致死人命的结局而悲,也不能只为被“降神”治死的人而悲,更可悲的是死了人尚不知觉悟的活着的人。他们比起死到临头还力求把圈画得圆一些的阿Q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吗?诗人对此感慨万分,于是乎因事赋情,倾注于笔端,写其欺骗与危害,以此警觉世人。
但是,诗人这种万分复杂的感慨的抒发并不是直接的,诗作从头至尾就没有出现抒情的语言,它是通过对老巫如何装腔作势,欺骗世人,以至造成严重恶果,“里人”又至死不觉的事件的客观叙述来完成的,诗人的主观感情的抒发则是寓于客观叙事之中,利用事情不应出现的结局揭穿其欺骗,暴露其危害。满腔感情泼于纸上,如同潮水,流淌在字里行间。因此,诗作虽语言朴实无华,但并非淡而无味,仍感人至深。全诗结构完整,叙事清通,所叙事件有发生,有发展,又有结局。况且首尾相顾,前面“里人有病不饮药,神君一来疫鬼却” “神念汝虔赊汝死”和后面的“家人登屋啼招魂”这种截然相反的悲惨结局,相互关联,构成对比,对比之下,诗人之心,路人皆知。这也正体现出了诗人的匠心独运。
上一篇:戴表元《采藤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下一篇:陆世仪《钱塘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