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病梅馆记》原文|注释|赏析
江宁之龙蟠①,苏州之邓尉②,杭州之西谿③,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④,正则无景; 梅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⑤。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⑥,以绳天下之梅也⑦;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⑧。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⑨,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天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⑩。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11),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乎,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定盦续集》)
注释 ①龙蟠——即龙蟠里,在南京市清凉山下。江宁:即今南京市。②邓尉——山名,在苏州市西南,山多梅树,号称“香雪海”。③西谿——地名,在杭州市灵隐山西北。④欹——歪斜。⑤固也——固然是这样。⑥明诏大号——明白宣示,大声号召。⑦绳——衡量。⑧天梅、病梅——使梅早亡,使梅生病。⑨隐——隐情、隐衷。⑩复之,全之——使它恢复,使它健全。(11)诟厉——诅咒责骂。
赏析 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短文,借托着对病梅遭遇的描述及对此事的义愤、同情,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愤慨和抑郁。文章深沉凝炼,忧愤深广,写于作者1839年被迫辞官南归以后。作者对官场中扭曲人性的情形深有所识,痛有所感,于是在文中借对病梅的描摹,把当时社会中扭曲人性的现象,揭示得特别细致真切。
文章指出,梅树之美只能任其自然,天然的美才是真美。但文人画士们却让人们把梅枝中直的砍掉、密的删掉,正的锄掉,使梅早亡、使梅生病,并以此为职业来求取钱财。结果使江浙一带的梅树尽皆成为病梅。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在无比痛心愤慨之余,一口气买下病梅三百株,发誓要把它们医治好,去掉它们的种种束缚,任其生长,还专门辟设了病梅之馆,恨不能有更多的闲暇和田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天下的病梅都加以疗救。这里,字面上说的是“病梅”,而作者心里想的乃是“病人”,是精神上被压抑、被扭曲的病人。龚自珍作为改良主义的思想先驱者之一,他的人性论思想,在本篇里有着明显的表现。
文章短小精炼,思想深厚,感情浓烈,愤懑之情,溢于言表,急切之心,砰然可闻。如“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何等痛心疾首。“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悲痛之情状,如在眼前。“呜乎,安得……穷余生……以疗梅”,更表现了主张解放个性的强烈的愿望与决心。
上一篇:朱湘《画虎》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周作人《碰伤》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