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蓁《镜子的人们》原文|注释|赏析
据说镜子这东西,是能够把无论什么人,或无论什么东西,——总之,一切摆在它面前的一切底好坏美丑,都丝毫不爽地照了出来的。
在一切东西方面说,究竟它们是否需要一面镜子,这,我可不知道; 而在一切人方面说呢,似乎确有些人需要一面镜子藏着,不时地将自己对着它,照了一照,或照了几照。
所以,自从有镜子这东西出现的时候起,我想就有些人因此日渐骄傲起来,觉得镜子格外可爱; 而也有些人,因此感到非常难受,觉得镜子就根本不应有。——这缘故,就为了前者在镜子里能看见他自己的好处、美处,而后者,却只能在镜子里看见他自己的坏处、丑处。
介乎这两者之间,另外还有些人,他们虽然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坏处、丑处,但也颇想因此借这镜子的反映,慢慢地将他们自己那坏处、丑处设法文饰过去,而使自己能得再在它里面看见自己那日臻于全美的好处、美处的,实在亦复不少。
于是,这些人就觉得一方面镜子是不怎么可爱的,但另一方面,也觉得镜子确有几许可爱的了。
镜子之为用,其实就是这么一点点,而镜子之为镜子,也好象无私地似的:——它不谄媚一切人,爽直地告诉一切人你到底是一个如何的形象。
虽然如此,可是镜子也只能告诉一切人你到底是一个如何的形象为止,而除此之外,却不能辨别出那个被照着的人的形象以外底好坏美丑的了。而且就它自己说,甚至连它自己的形象如何,它也不能得知一二。
目今天下,颇有许多人希冀自己能做一面镜子,他们企图以自己的智慧,照出旁的人的好坏美丑来给一切人们看看;但不幸的,是这些镜子的人们,他们当照着旁人的时候,惟能照出旁人的坏处丑处来,而于旁人的好处美处呢,却全都给他们的一种反光作用,干净地尽被抹煞掉了!往往在有时候,他们还想借旁人的坏处丑处,愈加衬出自己的好处美处来在一切人面前夸耀着,——于是在他们的感觉,也仿佛只有他们才配做这一切人中间的一面镜子似的。
然而这结果,怎样呢?
这结果,也恰如镜子那么地,这些人们却只能看出了旁人,而忘记了他们自己。
我因无以名之,姑名之为镜子的人们。
(1935年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版《人间随笔》)
赏析 如何做人,本是一个大题目。如果用思辨的语言讲起来,可以讲出一通大道理,但那就成为一篇标准的论文了。而这篇文章构思新巧,它以镜子作为人的对立物,又以镜子作比喻,通过几种人对镜子的不同态度,深入浅出地揭示出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镜子之为用,在于人们用来自照。文章的前半部分正是从“照镜子”这一生活现象出发,简明而生动地写出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是有人从镜子中看出自己的美处,因而爱镜子; 二是有人从镜子中见出自己的丑处,因而不爱镜子; 三是有人从镜子中既见到自己的美,也见到自己的丑,因而觉得镜子可爱又不可爱。这种种态度,虽不无可议之处,但人们都希望自己美,因而想掩丑扬美,也是人之常情。文章于不动声色的述说中,批评了这几种人的做法之不足,而赞扬了镜子的“不谄媚一切人”的公正的品格。
但出人意料的是,作者笔锋一转,说镜子只能告诉一切人是如何的形象,却不知道“它自己的形象如何”。由这180度的大转弯,引出了“希冀自己能做一面镜子”的人,而且这种“镜子”只照出一切人的丑处,以“衬出自己的好处美处来”。这种人,才是文章的主要矛头所向。这里,行文虽然陡转,但因是借镜子的自然品格而转折,所以显得自然天成,不着痕迹。
文章通俗易懂,既不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也没有生僻艰涩的字句,能于自然畅达中给人以启示。文章的风格既朴实,又带点幽默味。例如,“在一切东西方面说,究竟它们是否需要一面镜子,这,我可不知道”。这是用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思辨方式,来说明物我互不相通的道理,虽然未必科学,却增强了文章的幽默感。同时,文中没有使用华美艳丽的词藻,铺陈繁杂的描述,也没有刻意求工的斧凿痕迹,通篇自然生动、洗炼洁净,流露出一种特别的情致和朴实的格调。
上一篇:夏衍《野草》原文|注释|赏析
下一篇:廖沫沙《闲情救国》原文|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