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袁宗道·极乐寺纪游》鉴赏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四里,路径亦佳,马行绿阴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 “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 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白苏斋类集》)
本文记极乐寺之游,简而有法,诗意盎然。作者首先以高梁桥作观景点,从桥下之水写到水中之堤、堤上之树、岸北之佛庐道院、对面之远树水田以及林水间之西山,最后才点出极乐寺来。然亦先写路径上风光,而后写极乐寺。展现了一幅幅各具美感特色的流动的空间画面。
写水,以白练喻代,以微风映衬,以罗纹纸形容,有柔和而明净之美; 写堤,以其在水中而言“两波相夹”,有震摇动荡之美; 写绿杨,扣住“树古叶繁”四字,言其荫蔽数席,垂丝丈余,有繁茂幽深之美;写佛道寺院,状其绀殿朱门相互映衬,且绵亘数十里,有华丽状观之美; 写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有恬静疏淡之美; 写西山,以螺髻形容,以林水衬托,有纤秀明丽之美;写路途绿阴,言其“若张盖”,有清爽宜人之美;写殿前剔牙松,突出其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鳞,有勃郁劲健之美。最后以中郎语将此地与钱塘西湖相提并论,借他人之口,暗暗从侧面作总的论赞。
此地能引起作者未能了结畅游西湖之宿愿的深深感叹,正是此地诸多画境的美感力量; 所以,这里写向往西湖的胜境,正是为了映衬迷恋眼前的游观。作者正是借这种欣赏和礼赞的情怀,以及游历进程和观览方位的线索,将历历画境组合为一的。至于那希望挂冠逃名而作“六桥下客子”的愿望是何用心,想来就不用罗嗦了。
上一篇:《明·刘基·松风阁记》鉴赏
下一篇:《先秦·晏子春秋·极大极细》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