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刘立雪
世事从来满则亏,十分何似八分时。
青山作计常干苦,只露岩前月半规。
这是一首借山岩遮月的情致来阐述满和亏、得和失之间辩正关系的哲理诗。先述理,再以自然现象佐证之,融理于景,境界别出,意趣盎然,很能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世事从来满则亏,十分何似八分时”。世事,从空间上看,是横;从来,从时间上看,是纵,即整个儿宇宙。满则亏,语气坚定明确,丝毫不容怀疑。“十分何似八分时”呢?它告诉人们,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万事万物的满和亏是怎样的关系,何等境界才恰到好处、最为美妙。正如农谚云:“八成熟,十成收。”田禾庄稼在杆尚青籽将枯即“八成熟”的情况下,开镰收割,最为适合时宜。若待十成熟,只能八成收,欲满而实亏,岂不足惜?“美酒饮得微醉后,赏花恰到半开时”,其道理大概就在此吧。
开首两句不仅昭示着“十分”不及“八分”的意蕴,而且孕含了“谦受益、满招损”这个古训的深刻哲理。亏,即损,今常“亏损”连用。这里的“满”,不是指充实、丰富等,而是指骄傲自满、自感满足,自我陶醉,必然不能日进不衰锐意进取,必然会裹足不前甚或倒退。“取法乎上”只能“得乎其中”,那么自满又何谈不亏?它启示我们:要做好任何工作,都要持谦虚谨慎永不满足的态度而为之,因为“世事从来满则亏”。
“青山作计常干苦,只露岩前月半规。”这两个寓理于景的诗句,在通常情况下是放在诗的前半部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和朱熹的《观书有感》,都是先绘情状后入议论的著名哲理诗。本篇不同,是前面两句述理,讲得词真意切,讲得理直气壮,而又蕴藉隽永;后面两句作为前两句的注脚和意犹不足的补充,月岩的点题放在篇末。这些是作者为了音韵、表意等方面的需要所做的特殊艺术处理。
诗人用拟人化的笔法,赋予青山以人性。“青山作计”,用心良苦而不得,“只露岩前月半规。”这里既暗写了诗人步形的移换,思维的苦心孤诣,更在于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虽说可“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七律·送瘟神》),但不可使那岩前月儿圆。相对地说,明月在行而青山为静,青山不动,月亮只能在岩前露出半规。岩前露出半月,是一幅绮丽幽雅的子夜山月图,无需斧凿,而韵致自然,美妙迷人。若要勉强月圆,势必挖除青山,造成月满山亏,未免伤害造化,大煞风景,有削足适履之缺憾。至此,前面两句所述之理得到了稳稳的落脚,无空发议论之嫌,使全诗显得朴实清新,境高意远,而满和亏,得和失的道理尽蕴其间,令人含咏咀嚼,回味绵长。
上一篇:《暮泊鼠山闻明朝有石塘之险·[宋]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有感·[宋]苏泂》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