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699?—746?),洛阳人,玄宗时代的诗人。一生不甚得意。殷璠评其诗:“剪刻省静,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这首诗写诗人面对祖国的现实局势而产生的立功报国的心情。全诗的结末两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表明诗人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种希望倾自己的才能去为国出力的抱负,有着“有能必见用”的哲理思想。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投笔从戎而建立功勋,但却决心去学汉代书生终年向皇上请缨以报效国家,颇见“丈夫皆有志,会是立功勋”(杨炯:《从军行》)的杀敌驱寇的豪情。
“蓟门”,指当时幽州的治所,即诗中蓟城。诗人初来边塞,登上燕台,即幽州台,北望蓟门,激情满怀,叙写了望中所见,抒发了望中所感。“燕台一去客心惊”,一到燕台就使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感到惊心动魄,这是为什么呢?——“笳鼓喧喧汉将营”,原来军营中军乐喧天,形势吃紧!“汉将营”,以汉喻唐,指唐营。下面四句诗写战地风光及三边(指东北方的幽、并、凉三州,这里是泛指边地)壮气:“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意思是说积雪连绵的地域很广,寒光闪闪,冷气袭人,在这个军事要地,朝日初出,可见到高悬的军旗猎猎飘动。战场上点燃了烽火,映照着胡地的月夜,渤海和燕山拱卫着蓟城这大唐的边疆重镇。这里联系军事勾画了山川形胜,显得雄伟阔大,同时显示了边患未平,敌情紧张,防守严密,稳如磐石。诗人看到唐营的气派如此庄重,军容如此严整,不免引起了自己心灵的震撼,激发出了请缨之志,想要投身沙场,让自己功载史册。正是这样,班超和终年成了他仰慕的历史人物。《后汉书·班超传》云:班超少时家贫,曾替官府抄书谋生,后投笔叹道:大丈夫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后为平定西域统一祖国作出贡献,封定远侯。终年曾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意思是,只要赐与我一根长绳,我就能将南越王绑住,带到您面前来。诗人要以这两个贤能之士作为楷模,立下奇功,志向不小。他登上的燕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此筑黄金台以招揽天下贤士,这很有可能会勾起他的遐思远想,心驰神往于干戈相击中的大显身手和班师凯旋回朝的盛况,可以叫人想象到他在望蓟门时的意气高昂。
《望蓟门》诗,具有感奋人心的力量。诗人有诂发长缨的英雄气概,也说明了他有竭才尽志的远大理想,从中我们可获得哲理性的思想启示。
上一篇:《有缘千里能相会·[元]无名氏》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木兰花慢·[宋]辛弃疾》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