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王勃在长安任职时送友人杜少府到蜀州上任的诗。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道出了友情为重的心声,成为千古名句。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别友之处,次句写友往之地。长安城在三秦的拱卫之中,“三秦”指陕西一带广阔的地区,“五津”指长江在蜀中一段的五个渡口,用来指代蜀州。城阙,显示了都城的巍峨;风烟,流露着迷茫。一个“望”字,将两处连结,既表明两地相隔遥远,又瞻念着友人的前途。同时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是上文的自然发展。“离别意”点明题意,以“同是宦游人”缓解友人的伤感。自己也是宦游在外的人,是客中送客。为宦之人岂能都安居家乡,丈夫四海志,兼济天下人,宦游应视同平常。诗人以一“同”字与友人共担离别之苦,以“宦游”寓鼓舞友人前行之意,使两者间的感情更加贴合。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突出地表现了朋友间的亲密友谊不受空间的限制,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和近邻一样。这句诗可能从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化出,但更具有概括力,更富人生哲理。海内、天涯,言相隔遥远;而知己、近邻则说距离很近。关键在于“知己”,两心相通,两情相合,便身远也心近。这比劝慰友人不要怕远涉他乡,不要怕山长水阔来得有力。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承上文且予生发。颈联实际上已针对友人的惜别作了理性上的开导,结句则进而具体地加以说服。不要在“歧路”间,学那临别洒泪的儿女态。歧路,在此既指临别处的多路分岔,也隐喻“儿女沾巾”即为心志的歧路。如果沉溺于个人的悲欢离合中,而不敢去闯荡风烟弥漫的江湖,那就误入了歧途。这一送别词,给友人拨正前进的方向,给远行的宽慰和振奋十分有力。
这首诗有别于一般送别诗的地方,就在于没有像卢纶《送李端》“故园衰草遍,离别自堪悲”,韦庄《衢州江上别李秀才》“一曲离歌两行泪,更知何地再逢君”等的辛酸之声,而振响着昂扬之音,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理趣盎然,所以一直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知己难得,应该珍视,已成为历代人的共识。
上一篇:过香溪,舟人屈某为予言:屈大夫实产是乡,原其始祖也。
下一篇:《送魏万之京·[唐]李颀》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