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这首词是陆游罢官归家时所写的。一生饱经民族灾难的陆游,早年就下了“丈夫不虚生世间,本意灭虏收河山”(《楼上醉书》)的壮怀,力主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由于南宋统治者的腐败,主和派得势,陆游一直受到打击谗毁,政治抱负无以实现。这首词以任情适性的笔触,表达了报国无望的惆怅失意之情,在闲适自乐的语气中,蕴藏着壮志未酬的深沉悲婉。
词的上片写景以寄托“壮志不伸”的不平心情,下片由景而情,直接抒写。前三句描写任凭命运摆布的处世态度,渴求着人生自由的生活,随其岁月流逝而老去,无妨于自己随时开心的情趣。这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同陆游“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的壮志,判若两人。是什么原因导致诗人如此变化?接着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由自我主观推到社会客观,作了有力的说明。“元知”,即原知,本来就知道。“造物”,指上天,这里指南宋统治集团。“心肠别”,指与诗人抗金救国的思想主张不同。“等闲”,即等闲视之,视为平常的意思。南宋统治者不采纳抗金爱国志士的主张,他们昏庸腐败,苟且偷安,对外屈服求和,对内横征暴敛。“元知”如此,有力地点破了作者在一生的实践中早已看透了昏君奸臣的顽固不化、奴性不改的本性,由此致使多少英雄空有壮志、徒有理想,只有虚度年华,泯灭壮志了。
然而更为可悲可恶的是,面对大宋江山的精粹——英雄壮士的遭残老去,统治者却毫不痛惜。“似等闲”三字,字字千钧,控诉了统治者任凭英雄老死也决不起用的昏瞆思想和残害英雄终不改悔的可恶行径。正是这“似等闲”的政治局面,诗人一生的壮志随着年华老去而付之东流了。这后一句既有诗人无比愤慨之情,又饱含着英雄无所作为的不尽哀怨。诗人“元知造物”,而“造物等闲”,又怎么能了解自己呢?这种心情同辛弃疾的“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一样悲愤,只是一个激越外溢,一个平淡内蕴罢了。
这首抒情词给人的哲理启示是:人的境遇往往和客观环境密切相关。造物主对所有人应是一视同仁,可是诗人却觉得“造物心肠别”,乃由人的不同遭际激发出的愤慨之词。对待“衰残”,是沮丧消极,还是奋起力救,还是豁达处之?词人采取了最后一种办法,“不妨随处一开颜”。他饮酒、玩竹、读经、看山,好像很悠闲,“丝毫尘事不相关”。其实“老却英雄似等闲”,既是“英雄”,就不是碌碌无为之辈,这种平静只是“似”等闲而已,实际上内心饱蓄着热情和力量。我们只有透过“假象”,才领会到陆游内心的潜流,体味到词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上一篇:《鹤鸣(节选)·[先秦]《诗经·小雅》》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鹧鸪天·张园作·[宋]黄昇》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