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无名氏
一点缁尘涴素衣,斑斑驳驳使人疑。
纵教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年未涴时。
这首诗抓住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生活现象,以质朴、浅近的语言,道出了一个通俗的人生哲理:生命原如白色衣服一样纯净无瑕,人生旅途上的任何一丝大意、草率都可能酿成永久的遗恨。
中国人自古看重操守。将纯洁的品行比作素衣也非仅此一例。陆机曾有“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为顾彦先赠妇》)的诗句,陆氏这里以素衣喻少女的贞操,与之相比,《油污衣》诗中的意象运用要宽泛得多。作者以人的品德行为的全过程着眼,以一种更深沉的眼光,使这组意象涵盖了更普遍的范畴。诗一开头并无惊人之笔:一点污渍,玷污了洁白的衣服,洗不干净的污迹若隐若现,总让人疑忌。这种情况很容易理解,正如一个人,若犯过什么过错,别人总会长久地不信任他,甚至永远猜忌他,提防他。这种现象虽不合理,却是有史以来客观存在的,就像油污衣遭人冷遇一样常见。染上斑点的白衣服,再洗得干净,也会留下斑驳的痕迹,留下一个无可挽回的遗憾。人们深知与其铸成过错之后才去悔恨,不如开始就严肃、认真地对待人生。古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的劝戒,从防患于未然这个意义上讲,是可取的。否则,率性而为,甚而玩世之举,都是一点点飞扬的污垢,稍一疏忽便会在生命的素衣上制造一个无法洗清的污迹。
诗人还进一步强调不被污染的重要,“纵教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年未涴时”。千江水,可见用水之多,亦见洗刷之勤。即使千江水都洗遍了,也不如未涴时的纯洁。“争似”,怎似之意,和“纵教”相呼应。一点缁尘,用千江之水洗汰,还不如未涴之时,可见要洗尽污点不容易。
诗人显然是以油污衣比喻人的品德受污染。衣服上的一点油污还可洗,即就是洗不净也无碍大事,可人的灵魂受了污染,则相当严重了。人品受污,即就是本身改正了,还不容易消除原先在外界形成的影响,加之有的人以成见看人,往往疑其污点仍在。这才使诗人发出了“纵教洗遍千江水,争似当年未惋时”的感叹。
我们从辩证法的角度看问题,有了污点是可洗刷的,不会永远不变,既能变污也能变洁。但从防止污染的角度来讲,这诗倒能给人以鉴戒,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上一篇:《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宋]辛弃疾》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浩歌(节选)·[唐]李贺》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