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陈子昂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迭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分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陈子昂《感遇》诗共三十八首,非一时之作。此篇当于陈子昂四十岁(698)归田之后所作,感叹生逢乱世而无可奈何的幽愤。
诗的第一、二句说,孔子曾经探索宇宙间的变化规律,以便顺应这一规律;大雁是顺着气侯的寒暖而南来北往的。元化,指宇宙间的变化。幽鸿,失群之雁,这里泛指大雁。阳和,春暖之气。每年春暖之时,大雁从湖南衡阳往北飞,一直飞到现在的陕北、甘肃一带;秋凉之时,大雁又从陕北、甘肃一带往南飞,一直飞到湖南衡阳的回雁峰。这二句,说明事物的变化总是顺应着一定客观规律的,因此连孔子也十分重视对于客观规律的探索。
诗的中间四句,便具体描写客观规律。天体的运转自有其进退规律,春季与秋季一直在轮回更替。当秋天的暴风忽然怒号的时候,万物都遭到了摧残。盲飙,秋天的暴风。《礼·月令》:“仲秋之月,盲风至。”分劘,切断,引申为摧残。这里,“大运自盈缩,春秋迭来过”,也比喻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周期性的进退规律。“盲飙忽号怒,万物相分劘”,比喻世乱发生,社会各方面都遭到了摧残。
诗的最后二句,感叹对客观环境的无可奈何。四面的大海都在震荡,我犹如一只孤凤,对此又怎么办呢?溟海,大海。“溟海皆震荡”,比喻天下动乱。孤凤,典出《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凤原指孔子,这里借喻作者自己。以孤凤自喻,也包含着济世之志不能实现的感叹。
古语说:“日月随天旋,疾迟与天谋。”这首诗的主旨,也正包含着这一深刻的哲理。
诗以“仲尼”开头,以“孤凤”结尾,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诗中的比喻和用典,都贴切而含意深沉,耐人寻味。
上一篇:《感弄猴人赐朱绂·[唐]罗隐》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感遇十二首(其七)·[唐]张九龄》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