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水轩花榭两争妍, 秋月春风各自偏;
惟有此亭无一物, 坐观万景得天全。
这首诗是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咏》中的第十七首。文与可是苏轼表兄,善画竹及山水,曾寄苏轼《洋州池园三十首》,苏轼皆依题和诗。此诗约作于熙宁九年(1076)其时,苏轼已被排挤出朝廷,在密州任知州。
作者在起承两句写了两种景物:秋月下玲珑的水轩;春风里优雅的花榭。诗人用“两争妍”说明了它们固有的美丽,用“各自偏”点明了它们各俱特色。但接着笔锋一转,兀然一句:“惟有此亭无一物”。“无一物”指没有外物,是与前面两种景象截然相对的。然而正因这“无一物”,作者才得以“坐观万景得天全”。
苏子一生在政治上屡遭当权者的贬斥,但他并未对社会与人生失掉信心。他的这种旷达明朗的人生态度,充分体现在本诗中。
诗人不否认水轩、花榭的美丽,但又指出它们的不足,水轩之美皆因秋月下的水景,花榭之美要借春风中的花景。只因有了“秋月”、“春风”,水轩、花谢才能“各自偏”、“两争妍”。如若没有了秋月、春风,水轩、花榭便也不见得美丽了。因此,苏子认为它们是一种浅层的美、形而下的美,是道家所说的“装润”、“做作”的美。那么,苏子所追求的是怎样的美呢?此时作者静静地坐在涵虚亭中,道家称之为“坐忘”或“心斋”,四周既无水轩亦无花榭,抬眼望去,空阔辽远,渺茫无际。时空的空寂引发出诗人内心的空灵,作者达到了“坐观万景得天全”的境界。意谓坐在这空无一物的亭中,心与神通,神与景合,心神似神鸟之离绝樊笼:“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超脱于形迹之外,无所不至,无所不游。苏子达到这种境界所凭借的是“空无一物”,“静观万景”。这种“空”与“静”是摆脱世俗羁绊后心灵中的一种“空明”、“澈悟”。“空明”、“澈悟”的心境不是逃避现实的心境,而是将得失看得恬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
苏子的这种境界相对于“水轩”“花榭”来说,就是高层次的了,是一种形而上的美。“水轩”,“花榭”徒具形之美,在这里摆脱不了世俗的烦扰,不能“得天全”;而“空无一物”的境界则“神美而已忘形”,大千世界中的任何纷争,此时却不能触动诗人,诗人的自然天性得以保全,自然中的万景才得以为诗人所坐观。
上一篇:《泛舟·宋·朱熹》原文与赏析
下一篇:《淮上遇风·宋·范仲淹》原文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