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
虞世南①
垂緌饮清露②,流响出疏桐③。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④。【注释】
①虞世南(558—638),唐初诗人。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贞观十二年(638)卒,太宗“哭之甚恸”,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全唐诗》存诗一卷。
②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此指蝉的触须。
③流响:形容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④藉:凭借。
【诗本事】
虞世南为唐初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以“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闻名天下,唐太宗称之为“五绝”,誉为“当代名臣,人伦准的”。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
【赏评】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常以蝉比赋人性之美,比赋人生哲理,后随着佛教禅宗的广盛,“蝉”、“禅”相近,蝉又被赋予了更深广的含义。虞世南的这首托物寓意的哲理诗是唐人咏蝉诗最为后人称道的一首。首两句实写,生动形象地描摹蝉的性状与鸣声。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如古代贵宦下垂的冠缨。它们居于高树之巅吸饮纯洁的清露,长鸣不已,悦耳响亮的蝉声从高挺清拔的梧桐树上飘向四面八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引出了作者哲理化的人生感悟:蝉声的四散飘扬、声名远播并非常人认为的那样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强调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诗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也就是说,这首诗蕴含着这样的一个人生哲理:一个品格高洁的人,一个孤蹈高标的人,并不需要凭借权势、地位等某些外在的力量,而自能声名远播。
【诗评选辑】
①清·施补华《岘傭说诗》: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②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上一篇:《蜂》禅思哲理诗赏析
下一篇:《行经华阴》禅思哲理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