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原文与翻译、赏析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①,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②。
【注释】 ①打起:赶走。儿:因叶韵的缘故,旧读ni(音泥)。②辽西: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指诗中女子的丈夫戍守之地。
【诗大意】 请把窗外的黄莺赶走,不要让它在树上啼叫;因为黄莺的叫声惊扰了我的好梦,使我无法在睡梦中与辽西的丈夫欢晤。
【赏析】 王相注《千家诗》,将此诗题为《伊州歌》,说是盖嘉运作,后来有的唐诗注本也沿用此说。但《唐诗纪事》在金昌绪名下载此诗,题作《春怨》。按,《乐府诗集》 引 《乐苑》说:“《伊州》,商调曲,西京节度盖嘉运所进也。”据此,则盖嘉运所进乃是伊州乐曲,并没有盖氏自作歌词的记载。因此,这首诗的诗题、作者仍从《唐诗纪事》。
这是一首闺情诗,用少妇的第一人称口吻写成。生活气息很浓,又颇具民歌色彩。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黄莺是报道春光来临的信使,它的百啭千啼可以唤醒春睡的人们去领略户外的烂漫春色。为何诗中的少妇还拥衾于床榻之上,指使婢女去赶走黄莺,不让它在树枝上啼叫呢?这两句诗给读者造成了悬念。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道破了原因。原来是担心黄莺的啼鸣会惊断自己到辽西与丈夫会面的好梦。“辽西”,是唐代征东官军的驻地,这就画龙点睛地表明了题旨——怀念从军在外的征人。明乎此,则可知此诗题材虽属闺情一类,但内容却更有社会性;明乎此,也可知所谓“春怨”,实际上并非怨黄莺惊破好梦,而是怨当时的兵役制和边境的战事拆散了美满的家庭,破坏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少妇欲寻好梦,但好梦总是要醒的,她醒后的凄凉滋味、寂寞情怀又将如何消除和排遣呢?这就留待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去想象、去思索了。清人唐汝询在《唐诗解》上说:“辽西唯一梦往来,托意更苦。”可谓体会深切。
这首小诗深得明、清两代诗评家的好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赞美此诗“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著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这两则确切的评语,是就本诗的章法而言的。
近人王文濡则从本诗的表现内容和人物形象着眼,他的评语是: “善写闺情,娇痴之状如画。” (《唐诗评注读本》) 也颇有艺术见地。
“短篇贵词简味长,言不可尽”(清人冒春荣《葚原诗说》),“短篇宜纡折,不然则味薄” (清人刘熙载《诗概》)。《春怨》一诗既 “词简” 又“纡折”,因而诗味深长,堪称佳作;金昌绪的诗名也仅仅由于有了这首20字的小诗,才得以留传于世。
上一篇:《春天》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春晓》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