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在巴黎植物园》原文与翻译、赏析
里尔克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冯至 译)
【赏析】 里尔克认为,“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情感人们早就很够了),——诗是经验。”所以,他在诗歌创作中着重表现的不是他的情感,而是对客观事物的冷静观察,经过认真的体验之后再作出精确的描绘,他力图使诗歌达到雕塑的效果。他对感觉经验的强调是包罗万象的,远远不局限于两眼所见。他眼睛所看到的景象只是他许许多多复杂的感觉经验的触发点,它唤起他缠绵的内心体验,往往使他感到无法摆脱,唯一的解脱办法是将这种体验转化成诗歌。而如此触动他的往往不是通常引起同情的东西。在别人身上不一定产生效果的东西,在他身上却会发生强烈作用,以致于整个世界的千变万化似乎都集中在他的体验里。他会在一只笼中之豹,一个旋转木马,一位老妇人那里看到既令人迷醉又令人痛苦的东西。
1903年发表的《豹》是里尔克《新诗集》中的一首。它很能代表里尔克的创作风格。诗人在看到一只笼中之豹后产生了种种内心体验,但是这体验并未引起他的哲学思考,也未使他变得感情冲动。他所写下的,只是经他的感觉经验加工后的客观现象的再现,但是他并未描写他自己的感觉,只是让它通过一般的口气流露出来。他描绘豹在笼中来回转圈,它的面前有着千条的铁栏,它的活动天地只有一个极小的圈儿,它感到有力无处使,它因活动范围太小而昏昏沉沉。它偶尔也会睁开眼睛,看到眼前的景象,但是这景象对它毫无意义。所有这一切都是冷静客观的描写,然而要是不经过认真的体验,是不会有这般精确的描写的。没有在笼中呆过的人,很难设想会有“走不完的”铁栏,也不会体会到被铁栏“缠得这般疲倦”是什么滋味。没有像豹一样有用不完的力气,在旷野、林中自由驰骋后被关在窄小的笼子里的人,是体会不到“铁栏后便没有宇宙”,“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的。所以,里尔克的细心观察和设身处地的体验已到了极其细致入微的程度。我们可以从他的这种体验中感觉到他对这只有力无处使的猛兽的同情,但是他除了客观描写之外什么也没说,他并未对他的读者附加任何理解他的寓意的要求,而人们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得出自己的结论。
德文原诗采用五音步抑扬格,隔行押韵,旋律优美,很富于音乐性,体现了当时象征主义诗人对诗歌完美形式与音乐性的追求。这首诗已译成多种文字,成为在世界各国脍炙人口的现代诗歌名篇。
上一篇:《谒金门》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赞歌》原文与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