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原文与翻译、赏析
我徂东山①,慆慆不归②。我来自东,零雨其濛③。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④。蜎蜎者蠋⑤,烝在桑野⑥。敦彼独宿⑦,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赢之实⑧,亦施于宇⑨。伊威在室⑩,蟏蛸在户(11)。町畽鹿场(12),熠燿宵行(13)。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14),妇叹于室。洒扫穹窒(15),我征聿至(16)。有敦瓜苦(17),烝在栗薪(18)。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19),熠燿其羽。之子于归(20),皇驳其马(21)。亲结其缡(22),九十其仪(23)。其新孔嘉(24),其旧如之何(25)!
【注释】 ①徂 (cu): 往。②慆慆(tao): 久久。③零: 落。濛: 细雨貌。④勿士行枚: 不再过征战生活。士,通 “事”,从事。行枚,即横权,行军时嘴里横衔着枚 (筷子似的短棍),以防止出声。⑤蜎蜎(yuan冤): 蠕动的样子。蠋(zhu 烛): 野蚕。⑥烝:久。⑦敦 (dui堆)彼:即敦敦,团团,此指身体蜷缩一团。 ⑧果(luo裸):即瓜蒌,葫芦科植物。⑨施(yi异): 蔓延。宇:屋簷。⑩伊威:今名土鳖,俗呼潮虫。(11)蟏蛸(xian shan萧梢):喜蛛。(12)町畽(ting tuan):兽蹄践踏过的田舍旁的空地。(13)熠燿(yi yao异要): 鲜明,闪光的样子。宵行: 磷火。(14)鹳(guan贯):一种水鸟,似鹤。垤(die迭):小土堆。(15)穹窒:堵塞洞隙。(16)征: 征夫。聿:助词,无实义。(17)敦:形容瓜圆。瓜苦:即瓠瓜。古时结婚行合卺之礼,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这瓢就是用瓠瓜一剖为二的。(18)栗薪:栗树柴。(19)仓庚:黄莺。于:助词,无实义。(20)之子: 此女。于归: 出嫁。(21)皇: 黄白色。驳: 赤白色。(22)亲结其缡: 古时嫁女,母亲训诫,并替她结好佩巾。亲,指妻子的母亲。缡,佩巾。(23)九十: 极言其多,非实数。仪: 指结婚的仪式。(24)新:指刚娶时。孔嘉: 很美。(25)旧: 久。
【诗大意】 我到东山去打仗,好久不归岁月长。今天我从东方回,落着濛濛细雨真凄凉。听说要回乡,西望家乡心悲伤。缝好平民穿的衣装,不再衔枚奔赴战场。那蠕动着的野蚕,爬息在野外桑树上。那孤身独睡的人儿,蜷缩成团在兵车底下。家中想是很荒凉了:瓜萎结的果实挂在屋檐下,土鳖虫满地爬,门上喜蛛结了网,田地变成野鹿场,暗空中磷火在闪亮。虽然荒凉却不可怕,仍令我怀想。我的爱妻在干什么呢?鹳雀在土堆上叫,她在空房中唉声叹。扫房院,堵缝隙,想我征夫该要回家乡。圆圆瓠瓜久放在柴堆上,三年分别长嗟伤。想起三年前,黄莺飞飞毛羽鲜,她出嫁做新娘,我迎亲把车马驾。母亲替她结佩巾,繁多仪节细叮咛。新婚时的她实在美,久别后的她不知又怎样?
【赏析】 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诗经》 中最出色的抒情诗之一。它委婉细致地描写了一位服役归来的征人思家恋妻、渴望和平生活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
《毛诗序》:“《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说这首诗是大夫赞美周公而作,缺乏根据,不可信。但此诗所反映的背景,与公元前11世纪的周公东征大概还是有关的。诗中的主人公被迫抛下新婚妻子,离别家园,从征伐奄,来到了今山东曲阜附近的东山。经过三年出生入死的浴血奋战,终于幸运地能够重返故乡。诗人哀怨的歌唱,就是从他踏上回乡的归途时开始的。
全诗共四章,每章的开首四句都是“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以叙事和绘景,写出了征人西归时的特定环境:阴雨绵绵,景色凄然。凄清的环境,烘托了还乡征人此时此刻难以言喻的忧伤心情:故园一别,关山万重; 家书断绝,几度春冬。深长的感慨、沉重的叹息,化作了 “慆慆不归”的形象化的诗句;千种愁绪、万种悲叹,溶入了满天濛濛的细雨之中。泪雨交织,浑然一体。诗歌在一开头就弹奏出了不同一般的乐响,它的弦外之音,能引起人们深切的关注和丰富的联想。而“细雨织愁”的渲染描写,则成为后代诗人最爱用的一种抒情手法。首章四句不仅成功地刻划了悲凉的环境气氛,而且还通过二、三、四章的重复歌唱,使这种浓郁气氛弥漫笼罩全诗。这种重章手法的特殊效果,宋代学者朱熹早有精到的评述:“章首四句,言其往来之劳,在外之久。故每章重言,见其感念之深。” ( 《诗集传》)
在风风雨雨的行军途中,在露浓霜重的车下独宿时光,萦绕在征人心头、使他日思夜盼的是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穿上平民衣裳,结束戎马生涯。心中的热望在刹那间变成了现实,对此,他不应该是欣喜若狂的么? 然而,他却是“我东曰归,我心西悲”,我非但没有兴高彩烈,反而是默默地悲从中来。封闭在心田深处的感情潮水,现在流出来了,然而不是奔腾汹涌的,而是呜咽潺潺的。“悲” 声中蕴含着他多少难言的苦楚,“悲”声中凝聚着他甜酸苦辣的全部人生体味。这里,通过以悲写喜的反衬手法,细致地表现了征人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
诗歌第二章,抒情进入新的境界,充分发挥了想象的艺术效果。征人离家越近,一种忐忑不安的情绪强烈地升腾了起来。他担心忧虑,脑海里展现出了一幅家园荒败的景象: “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然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这一幅家园荒败的逼真画面,完全通过想象描绘出来。想象得越生动、具体,征人对家园的热恋之情也就表露得越深切。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那个铭刻在心上、永远也抹不去的美丽身影浮上了征人的脑际。于是,他似乎看到了妻子因为思念自己而在屋里长声叹息,为了迎接自己在院里洒扫忙碌,对着柴堆上的结婚纪念物瓠瓜在睹物伤情。这一章,诗人转换了直抒胸臆的写法,不从正面直叙对妻子的怀念,而是反过来,设想妻子如何惦记远行在外的亲人。
诗歌的最后一章,前人评为 “骀荡之极,直是出人意表。” (姚际恒《诗经通论》) 阴霾的天空里,忽然闪出了明媚的春光,悲苦的乐调中,突地响起了黄莺婉转的歌唱,一位小伙子驾着黄红马前去迎接新嫁娘,吹吹打打真是一派欢闹喜庆的景象。这是现实吗?不,它是征人心头升起的甜蜜回忆,是三年前的景象。对这一章诗歌,旧注解说纷纭,有说是“乐男女之得及时”的,有说是“军中有新娶的”,也有说是征人“归家之乐”的,等等。症结在于没有懂得这乃是一种回忆对比的艺术方法。回忆三年前的欢乐,是为了同现实的悲苦组成鲜明的对比:兵役造成他们两地分离,战争拆散他们的新婚家庭。对此产生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诗歌的思想主题,得到更动人的揭示。
前人评诗,讲求境界,以有真性情、真景物者为上品。《东山》诗的精魂,就在于它的情真。它是诗人用心灵和热血谱写成的。而它丰富多彩的抒情手法,则给予了后代诗人以无穷的启发。
上一篇:《“本世纪正好两岁……”》原文与翻译、赏析
下一篇:《云》原文与翻译、赏析